梅贻琦(资料图片)
于右任(资料图片)
胡适说:“金钱不是生活的主要支撑物,有了良好的品格、高深的学识,便是很富有的人。”在当驻美大使时,有一笔特支费是无须报销的,但他没有动过一文,全部上缴国库。逝世时,秘书清点他的遗物,发现只有135美元。
梅贻琦曾是北京清华大学与新竹清华大学的校长,也曾任抗战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校长,他的夫人韩咏华女士曾靠典当与摆地摊补贴家用。他在应召返台湾办清华大学与原子科学研究所时,把62岁的夫人只身留在纽约,依靠打工度日。他说:“自己在台湾薪金微薄,无法寄钱到美国照料。”事实上,他此时掌控着数额巨大的清华基金。1962年5月19日,他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73岁。他一直放在床下隐秘处的手提皮包,两周后在各方人士的监督下,由秘书打开,原来是清华基金的账目,其清廉风范令在场者无不感动落泪。
大作家朱自清教授被誉有 “最完美人格”。 1948年6月政府因法币政策失败,币值一落千丈,相对待遇比较优越的教授也一样生活艰难。由于当时美国正积极扶植日本,伤害中国,当时美国发了一个配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体弱多病、家庭人口众多的朱自清却签署了 《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拒绝这种“收买灵魂的施舍”。他说:“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
于右任 “三十功名袖两风”,他竞选副总统靠的只是文房四宝,写给各位有投票权的代表一幅 “为万世开太平”,是他竞选唯一的财富。
坚信“教育为立国之本”的侨领陈嘉庚,一旦经营得利,即以所得,立志兴学办学。陈嘉庚为集美和厦大兴建数十座雄伟的高楼大厦,住宅却是一所简朴的二层楼房,空间狭小且暗。他有数百万财产,晚年为自己订的伙食标准却是每天5角钱。他对金钱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啬。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他以“诚信果毅”作为所创办学校的共同校训。
(据人民网 宗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