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一学生在参加技能比赛(资料图)。
近年,技能人才缺口巨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屡提“工匠精神”,人社部专门印发《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未来几年,技能人才迎来利好,当属无疑。
【紧俏】
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
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李守镇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17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指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人。而10多年前,有关部门针对60家企业所作的调查显示,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比重仅占0.1%,技师和高级技工也仅各占1.1%和6.1%。
2015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545所,其中,技师学院434所,在校生322万人,就业率达到97.4%,骨干院校就业率达到100%。
【重视】
政府工作报告屡提“工匠精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明确: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中央明确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不断提高经济待遇
纲要指出,要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体系,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同时,《意见》中也有类似表述:“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制订专门激励办法
纲要明确,保障人才以技能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强化对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激励。
《意见》提出了具体措施,要研究制订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
落户大城市不是梦
纲要提出,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
同时,纲要也要求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的做法。
【支持】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
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在15日召开的会议上要求:
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提升技工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继续强化招生工作,依托技工院校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在研究制订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等相关政策措施时,要充分考虑技工院校的政策需求,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职业训练院、职业培训包等改革试点时,要把技工院校作为“试验田”;
进一步完善条件保障,完善生均拨款政策,落实各项建设项目,实施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2016年12月印发的《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则明确:
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技工院校重点教学内容,贯穿技工教育全过程;
坚持高端引领,提出大力发展技师学院、实施技工教育高端引领计划,着力培养大国工匠;
首次明确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
今年新增就业人员超过1500万
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如何确保新增就业目标实现时表示,今年就业形势错综复杂,一是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1500万,主要是青年学生,高校毕业生795万,农村转移劳动力300多万;二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突出。人社部将采取五方面措施确保1100万人就业目标的完成: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困难家庭等)的就业工作,突出抓好创业工作,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