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3月17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念走街串巷的修伞师傅

发布时间:2017-03-17 08:22:05  

怀念走街串巷的修伞师傅

 

□晚报记者   高琳琳

 

“天晴的时候想不起这些,只有下雨用伞时才想起,在市区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修伞的师傅了。”昨日上午,家住市健康路人事局家属院的李建国拿起伞送小孙子上学时,发现伞坏了,这才感叹已经很久没见过修伞的师傅了。

怀念修伞师傅

每逢下雨,伞是市民必不可少的随身用具。但是很多市民发现,现在伞坏了,很难找到地方修理。修伞这门手艺,会的人已经不多了。

“几年前,我们家属院门口来了位修伞的师傅,大家纷纷把家中搁了很久的坏伞拿出来修。那场面很壮观,就好像赶集一样。”李建国说,家里有许多伞,有些用坏了,老人不舍得扔掉,但是又遇不到修伞的师傅,所以就一直放在配房里,久而久之就忘记了。

许多人有这样的记忆,虽然一把伞看着很简单,但是只要坏了一个零件,自己在家怎么捣鼓都弄不好。但是到修伞师傅手中就不一样了,几样小工具,一会儿就“药到病除”。

伞修好后,许多人都会感叹老师傅的手艺,甚至大家不忙着离去,和修伞师傅聊会儿天,就好像许久不见的老朋友。

李建国说,现在一把折叠伞二三十元钱,虽然价格便宜,但节约最重要,能修好的雨伞一样能遮阳挡雨。只要伞的骨架不坏,一把伞修修补补用10年没问题。

老手艺淡出市场

 “修伞真是个手艺活,看是看不会的。这些有手艺的老师傅越来越少了。”市民张勇深有感触地说,曾经,他和一位修伞的师傅深聊过,对方从小就学习修伞。那时候,大家用的是油纸伞,竹子的骨架,刷油的纸面,结实,拿在手里很有分量。风大点儿也没事,只要你手上有劲,就能撑住。

修伞师傅告诉张勇,现在的很多伞骨架太软,风一吹就翻了,几个来回,伞就坏了。好在现在的金属骨架拆装简单,修起来也不麻烦。老师傅给大家修伞,费用很低,只是图个高兴,锻炼锻炼手脚和眼神,这样老手艺才不会被遗忘。

一张油布,上面摆满了修伞的工具:尖嘴钳、铁锤、剪刀、钢锉、螺丝刀、成卷的铁丝,还有两个装了针线小件的铁盒。老师傅长年修伞,锋利的伞骨断口将他的双手磨得像树皮一样粗糙,但干起活来照样灵巧,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接骨换架,老人干得干净利落。

张勇说,时代在发展,这些老手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渐渐消失的老手艺,是支撑中华千年文明的重要一环。希望这些老手艺能够得到传承,让广大市民多一些幸福的回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