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
一位年逾九旬老人的自在生活
□晚报记者 任羽/文 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图
吸烟、打牌,这是年轻人常做的事情,然而,94岁的代玉祥不仅随心所欲地做这些事情,还敞开屋门,欢迎大家来聊天。聊天的人群中既有老年人,又有年轻人。与代玉祥聊天,他们丝毫没有感觉到代沟,更没感觉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位长寿的老人。这就是代玉祥,一位年逾九旬老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代玉祥老人和他的儿子代志法。
门口·老人
几天前,记者赶到驿城区诸市镇魏庄村元湾村的时候,正逢阴天,天气有些寒冷。记者有些担心,不知这样的天气,能不能采访到代玉祥老人,或许老人会窝在被窝里睡觉呢。
正这样想着,记者在一家宅院的大门口,碰见一位忙碌的老年人,看上去也就七八十岁的模样。记者正想打听代玉祥老人在哪儿,随行的村干部却笑着说,这不就是他嘛!
代玉祥,1923年出生,今年94岁,驿城区诸市镇魏庄村元湾村人。在这个小村庄里,长寿的老人有两位,他是其中一位,也是最爱动的一位。
见到记者时,代玉祥正在忙着收拾院子。听说要采访,老人忙把记者让进屋内,并换了件干净的衣服,说是拍照片时显得精神些。看着动作麻利的老人,记者真是不敢相信,这是一位94岁的老人。在记者采访过的长寿老人中,他应该是最精神的一位。
正在说话间,代玉祥老人的儿子代志法回来了。他姊妹五个,他是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父亲一直跟着他生活。从上世纪80年代老母亲去世后,爱操心的他就替父亲支撑着这个大家庭。
提起父亲,曾当过兵的他笑笑说:“俺爸他不爱操心,这个家就我支撑着。”
老屋·旧事
代玉祥是土生土长的元湾村人,在这里,他生活了90多年。与农村其他住户一样,他家的宅院也透露出现代的气息:院内是水泥地坪,院子一圈盖满了房子,正屋门口装着防盗门。然而,走进屋,才发现这里遗留着历史的记忆,砖头土路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屋里发生的故事。
代玉祥劳碌了一辈子。他年纪轻轻就离家外出,给别人当长工。25岁的他与同乡结伴,来到离家几公里的地方,在90亩土地上辛苦劳作起来。
在种地方面,代玉祥没少下功夫,也没少吃苦。为了给庄稼施肥,他每天赶四五公里的路去拉粪,一天一趟,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从不间断。地里的庄稼越长越好,而他除了在地里忙农活外,还要在掌柜家里干杂活,担水、劈柴……作为长工的他,为了挣微薄的工资,贴补家里,每天起早贪黑地干,从不敢停下来。
辛苦了一辈子,代玉祥到老也闲不下来。对于他来说,劳作已成为一种习惯。如今,虽然家里就只有1亩多地,但代玉祥不让土地闲置下来,就种些花生,也算没丢了手艺。
生活·四代
这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提到家中的第四代,代玉祥自豪地比着手指头说:“有四个孩子喊我‘老太’呢!”
代志法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各自有两个孩子,孩子最小的才5岁。大儿子买了两部拖拉机,专业给人种地。二儿子和媳妇一起在外地打工。孩子们的生活既忙碌又充实。
在代玉祥眼中,孙子、孙子媳妇都很孝顺,平时回来还会帮他洗洗脚、剪剪指甲。听说老人生病,孩子们都会争着买药回来。春节前,听说爷爷脸上的疮又有情况了,在福建打工的二孙子媳妇还专门买了药,给爷爷寄回来。19多元钱的药,寄回来加上邮费都合计有40多元钱了。说到这儿,代玉祥老人埋怨道:“才19多块钱的药,寄回来都合40多块钱了,这邮费咋恁贵呢!”
孙子跟代玉祥特别亲。代玉祥的牙缺得多,但他有一大爱好,爱啃甜秫秆。他啃甜秫秆,都是孙子给削的皮。今年春节期间,孙子专门给他买了一大捆甜秫秆,经常给他削甜秫秆皮,他可没少啃。提起孙子、孙子媳妇,代玉祥老人脸上有抑制不住的笑容,那是由衷的幸福感。
自由·快乐
老人没事总爱动动,要么四处悠悠,要么去捡柴火,回来好烧地锅。为了捡柴火,有时天一亮,他就出去。等到吃饭时,代志法去叫父亲吃饭,才发现父亲不吭气跑出去了。不放心的他赶忙出去找。这时才发现,父亲背着一袋子的柴火晃悠着回来了,面前的一幕看得他哭笑不得。
代玉祥的饭量不小,平时和儿子吃的差不多。他还喜欢吃肉,有时一顿饭要吃两片红烧肉,常吃得津津有味。上了年纪了,他不爱吃面条之类的咸饭,却乐意喝稀饭。稀饭、馍、菜,成为他饭桌上永恒不变的主题。
代玉祥爱热闹,常敞开屋门,迎接客人。来串门的人也多,不只是年纪大的人,年轻人也过来找他聊天。在屋里,大家伙天南海北地侃,或叙叙家长里短。有时,代玉祥也会参与;有时,他也会静静地聆听,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更有趣的是,90多岁的代玉祥喜欢打牌。村里老太太、老爷子们凑一起打牌,常少不了他。就是年轻人打牌,也爱喊他,有时凑不够手,大家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代玉祥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吸烟。虽然这点,儿子代志法并不支持,但他也不反对。“俺爸喜欢吸烟,喜欢打牌,我不管他,我想他只要能动,我就放心了。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代志法说。
生命在于运动,在代玉祥老人身上,记者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
采访札记
自在是福
□晚报记者 任羽
刚走进这个家,记者差点儿误会。老人住在门口的一间屋内,一张床,一张桌,一个煤火炉,家具很简陋。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冷清。
这里竟然没有长寿老人家庭的温馨气氛,是不是信息有错?记者正纳闷,随行的村干部看出了记者的心思,忙解释道:老人不愿意住在正屋里,因为这里住着自在。别看这里这会儿没人,平常热闹得很,老爷子就爱热闹。
当时,记者就懊恼,原来,眼睛真的会欺骗人。听村干部说,这家的孩子很孝顺,从儿子到孙子,到孙子媳妇,个个都对老人很好。不同的是,老人喜欢随意,而孩子们也不勉强他。
这是一位闲不住的老人。自己收拾屋子,自己拾掇院子,自己闲逛,自己拾柴火……除此之外,还喜欢打牌、吸烟,日子过得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在。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格言。他喜欢散步、跑步、击剑、骑马、游泳、爬山、日光浴等运动。直到80高龄时,他还和朋友一起登山看日出。
中国著名女作家杨绛曾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不管哪种人,淡泊人生轻松自在,才是最佳也最难得的选择。人生贵自在。自在可以放飞心灵,还可以还原人的本性。自在心态决定自在生活,可以使人们真正享受生活,在充实中体验欢乐,在欢乐中体验幸福。正所谓,平平淡淡就是真,人生自在就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