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林是个小学老师,她每天都能将班里的几十个孩子管教得服服帖帖,但凡有家长向她请教怎么教育自家孩子,她都能提出十分中肯的建议。不得不说,她教育学生有一套。
我本以为,像小林这样一个“教育专家”,在对待自己子女的教育上,一定颇有见地。没想到的是,她多次跟我抱怨,不知道拿自己家臭小子怎么办。我很是惊讶,反问她:“你作为一个老师,会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
小林无可奈何地告诉我,她知道怎么教育别人家的孩子,却不知道拿自己的孩子怎么办。这就和“医人者不能自医”一个道理,她甚至连自家孩子问题出在哪都弄不清楚,更何况是“对症下药”了。
她家孩子,我是认识的。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子,有点叛逆。一次我去她家,看到她板着脸训斥孩子。她的儿子当面顶嘴,还气得摔门而去!她随手抓起拖把,要追出去打儿子。我拦住她,劝她不要这样做,因为以我的经验来看,这样做之后孩子往往会更加叛逆。小林唉声叹气,说自己教不好儿子,真是个失败的母亲。
这时,一个学生家长来电咨询,说她家的儿子如何叛逆,要请教一下小林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儿子。我在一旁暗自皱眉,心想:这回怕是问错人了吧?小林的儿子也是这样叛逆,她拿自家孩子都没辙,又怎么能给别人中肯的建议呢?
没想到小林果断地跟对方说,如果我是你,我会这样做:首先,我绝不会打孩子,而是尊重对方,理解对方的想法。然后呢,我会先认同孩子的观点,再对他提出自己的建议,并用自己的行动慢慢影响孩子……
她放下电话,我甚是惊讶:“别人的事情你拎得这么清,为什么到自己身上就犯糊涂了呢?你明明劝人家不要打儿子,你却想打自己的儿子,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小林恍然大悟:“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啊!”
我提醒小林,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做一个旁观者,如同自己看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来看待自己家的孩子呢?其实不仅是小林,很多家长都是如此,之所以不能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孩子,说到底还是因为太爱他,所以才容易焦虑,导致许多教育上的迷局和失误。
(摘自2月5日《今晚报》 陈少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