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扎堆”
气温如“过山车” 小心“中招”
□周刊记者 肖婷婷 文/图
俗话说“春天孩子脸,一天三变”。上周气温还节节攀升,让不少市民感到暖意融融,然而这两天气温却过山车般地下降。
“看来又得裹上已经塞进衣柜的棉衣了。气温忽高忽低,像蹦极,实在是跟不上这样的节奏。今天穿少了,冻死宝宝了。”市民朱海霞抱怨。
昨日,记者在市区各大医院采访了解到,医院的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激增。
一家医院里,很多病人在输液。
呼吸系统疾病成“热病”
“春寒料峭。在忽冷忽热的天气里,气温变得快,人们的衣着变得也快,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所以春季衣着不宜减得过早过快,应慢慢过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庞艳丽告诉记者,春节过后的这段时间,气温不稳定,冷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增多。
在诊室里,记者看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人满为患。“天气忽冷忽热,换衣服频繁,被冻感冒了。我感到头疼、无力,今天实在抗不过去了,不得不来医院输液。”今年28岁的市民朱新年对记者说。
在该院儿科诊室,记者见到不少患上呼吸道疾病的小患者。市民王娜告诉记者:“从早上7时30分忙到下午3时。孩子患了支气管肺炎,输液时哭得撕心裂肺,养儿不易啊!上周温度较高,我给孩子换上了薄夹克,结果孩子就感冒了,今天一早我就带着他到医院来了。”
“气温忽高忽低,很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庞艳丽介绍,如果不及时添衣保暖,就容易受凉,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给各种不同类型的感冒病毒入侵造成可乘之机,肺炎、慢性气管炎等炎症也会在降温天里加重。
气温不稳定,心脑血管疾病易复发
“有句话叫‘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气温变化快,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弱,更应该注意。”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副主任医师赵文艺介绍,在病房里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春节前刚出院。但上周洗澡后,老人认为气温高,没注意保暖,脱去了厚棉衣,结果病情加重,昨天又住进了病房。初春早晚温差以及室内外的温差比较大,所以不要急于脱冬衣。
赵文艺说,早晚温差大、气温骤降会造成血管痉挛,使供血不足,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气温起伏不定,还容易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衰、心肌梗塞等疾病。”赵文艺说。
赵文艺介绍,初春时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如果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需提前一两天增添衣物,切忌出汗后马上脱衣。另外,在饮食上,要以优质蛋白为主,以适应天气渐暖、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需要。室内要经常通风,天气晴好时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抗病能力。要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度劳累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