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2月16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居民难忘幸福往事

发布时间:2017-02-16 08:21:18  

社区居民难忘幸福往事

 

□晚报记者   高琳琳    通讯员   户明中

 

“我现在还喜欢逛那些老式的小商店,听一听熟记于心的戏曲。这种念旧的情怀估计很多老年人都有。”昨日上午,市富强路锦绣公馆小区63岁的刘建平拿着一个老年听唱机悠闲地晒着太阳,回忆起往事,老人侃侃而谈。

日杂店印象深刻

刘建平说,几十年前,他姐姐在市中山街的土产日杂商店上班。那时候,土产日杂商店出售瓷碗瓷盆瓷缸、铁锅竹筷火炉火钳之类的商品。

“土产日杂商店的生意虽然不是很好,但是顾客不断。”刘建平回忆,土产日杂商店除了卖用的,还卖吃的,主要是干果、五香八大味等。商店里一年到头摆放着白果,当时年轻人或者孩子们大多不认识白果,又不经常吃,一直以为是药材。直到多年以后在饭店吃到,才知道白果是美味的菜肴。

在许多市民的记忆中,土产日杂商店最亮丽的风景莫过于水果上市的季节了。秋天到了,苹果熟了,货架上摆满了又大又圆的苹果。

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最先发现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苹果,总是站在商店门前不肯走,闹着让大人买。大人被磨得面子上过不去,只好忍痛买几个。孩子顾不上洗净削皮,在衣服上蹭两下,一张嘴就啃一大口,凉爽甘甜的果汁从嘴巴一直甜到心窝里。

土产日杂商店最忙活的日子就是年前年后,这都是因为鞭炮的缘故。鞭炮是土产日杂商店的专营产品,只能在这里买到。大人们买炮是为了增添喜庆气氛,孩子们买炮纯粹是玩耍。男孩子压岁钱舍不得花,但买炮很舍得。“现在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孩子们过年少了许多乐趣。”刘建平说。  

老戏院难以忘怀

刘建平家原来在市中山街,不远处就是当年驻马店唯一的戏院。那时候,戏院里大都上演样板戏,还有《朝阳沟》、《李双双》等现代剧,偶尔上演古装戏《穆桂英挂帅》等。

当时,刘建平喜欢听戏,时不时往戏院里跑。戏院不是天天都演戏,什么时候有了好戏,大家奔走相告,扶老携幼来戏院看戏。那时候物质生活虽不丰富,但不能缺少精神食粮。

大家喜欢听戏或者看戏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喜欢戏院的氛围,花上5分钱买一包瓜子,足足有一大包。瓜子是用旧书本纸包的,一边看戏一边从纸包里捏一粒瓜子,填进嘴里,干脆咸香,身体惬意,精神舒畅。                 

“那时候,一角钱可以买一包兰花豆,非常可口,令人百吃不厌。如果是夏季,三分钱可以享受透心凉的冰棍。虽然没有奶油巧克力的富贵气,但让人回味无穷。”刘建平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戏剧开始走下坡路,戏院被改成电影院,也红火了一阵子。放映的影片《少林寺》最让人难以忘记,24小时不间断播放,有时候半夜三更还有人去看。

刘建平告诉记者,如今这些建筑都被拆了,现在回想起这些往事还历历在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