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2月13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2月17日央视又要来老乐山拍“打铁花”

发布时间:2017-02-13 08:36:27  

养生养老福地 旅游度假首选

217日央视又要来老乐山拍“打铁花”

□晚报记者   张广智   许静

本报讯  继央视春晚把老乐山“打铁花”的壮观场景展示给全球华人之后,217日(农历正月廿一)晚630分,“确山铁花”将在驻马店老乐山旅游景区南大门华丽再现,经由央视七套“致富经”栏目再次璀璨央视荧屏。这是国家“非遗”文化奇葩在春天里的又一次精彩绽放,为老乐山旅游景区新一年新开局拉开新的序幕。

老乐山旅游景区位于确山县境内,由高低不同的9座山峰组成,主峰海拔813米,总面积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6%以上,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自有历史记载以来,老乐山就是一座文化荟萃的名山圣山,更是民众祈福纳祥的养生福地和养老的首选之地。

“打铁花”这一千年绝技起源于老乐山道教文化,是一种由民间工匠及老乐山道人共同祭祀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而举行的活动,后来演变为综合性民间传统庆祝仪式。目前是河南省仅存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中华第一铁花”的美誉,于2008年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早的打铁花活动,充满道教的色彩和行业的特征。宋代崇尚道教,道教庙观遍布确山全县,仅乐山一处就有“八宫两观一拜台”之称。社会上的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与道士共同敬奉的是一个祖师——太上老君,所以,工匠们与道士们可谓师兄弟。

后经千年流传,不仅增加了鞭炮、烟花,还把耍龙灯、打铜器、游社火吸收进来,形成一种场面恢弘、气势磅礴、喜庆吉祥的独特表演风格。

打铁花的表演形式和操作过程充满了神秘和惊险:组织者在一个宽阔的场地上搭起一个丈余高的大棚,称为“花棚”,花棚顶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等。

20161218日,央视1套春晚节目组对千年绝技“打铁花”进行了全程拍摄;在今年央视春晚上,向全国人民精彩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绝技“打铁花”的盛况。

    此前由著名导演孙周指导的一部名为《火树银花》的微电影一度刷爆了朋友圈,被无数网友评为“新春催泪大戏”。而这部催泪大戏也在老乐山进行了取材拍摄,12分钟的短片,带观众走近一个处于失传边缘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山打铁花”。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