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2月07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爸妈,请把压岁钱还给我”

发布时间:2017-02-07 08:48:11  

□周刊记者  肖婷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一路看涨。记者采访发现,现在很多小朋友春节收到的压岁钱少则一二千元,多则上万元。对孩子们来说,这实在是个不小的数目。

一提起压岁钱,很多80后、90后会想到自己小时候的压岁钱都被父母“充公”了。而现在的孩子在压岁钱这事上简直就是“奋起捍卫自己的利益”,多数孩子认为“压岁钱是我的,必须给我”。

怕压岁钱被“监控”

“微信红包”成主流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精明多了。很多小孩不要现金红包,而是要微信红包。”昨日,市民陈瑞丽哭笑不得地说,“以前过春节我都会给兄妹家的几个孩子发压岁钱,可今年孩子们告诉我‘还是发微信红包吧’。原来,现金红包会被父母‘监控’,微信上的红包却可以自己‘私藏’。”

市民王晴深有同感——压岁钱的形式变了。“参加工作后,我每年都要准备红包,给家里小辈发压岁钱。今年,红包袋几乎没用上,孩子们都改要微信红包了。”王晴说。

“变化挺大的。小时候,长辈发红包时,我们大都扭扭捏捏地接受。现在的小孩,对长辈发的红包大大方方地接受,甚至主动‘出击’。”王晴说,从大年三十起,她手机微信群里就热闹起来了,很多小孩语音刷屏“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很多孩子要求“自主权”

采访中,记者发现,80后小时候的压岁钱基本都“上缴”。而很多00后甚至10后的孩子,在压岁钱上要求“自主权”。他们大概从五六岁起,就不满于“压岁钱先由父母保管,长大了再给你”,而是希望自己有支配权。

“小屁孩”们最后怎么在压岁钱上获得支配权呢?采访中,一些父母说,最后的方案是:拿出其中一部分现金给孩子,用来买玩具、学习用品、服装等。剩下的大部分则以孩子的名义开户存起来,或者用来购买理财产品、教育类保险等。

合理引导孩子使用压岁钱

“我家的孩子10岁后就独立支配压岁钱了。”市民赵文文说,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情况和个性特点,逐步引导孩子合理支配压岁钱。比如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可以向父母“报批”,提出“申请”,想用多少,用来干什么,父母决定是否“批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帮助孩子合理地看待、支配金钱。孩子年龄大些时,自控能力增强,不妨让孩子自己支配压岁钱,让使用压岁钱成为教育子女的契机,使孩子学会自律、感恩,培养他们正确的金钱与理财观念。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