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班永威
“看电影,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近日,市民曹大国说。
据他回忆,那时在连队一年也看不上几场电影,所以一旦连队的大喇叭喊要放电影,全连的人都不会错过。早早地做好饭,吃后就纷纷拿起板凳赶紧去连队的操场上占位置。电影的放映场一般选择在连队的篮球场,在连队队部房子的墙面上,将一块比被单子大一些的带黑边的白布悬挂起来,那便是电影的屏幕。天还没黑,放映场上便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挤满,人们一边心不在焉地拉着家常,一边等待天黑,心情一个比一个急。那时的放映员和现在的明星一样受欢迎。当放映员从一个大盒子里拿出胶片往放映机上一放,人们便知道要放电影了。“那时的影片放得少,种类也少,《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都在我脑海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但是我记忆最深的还是电影《绿色钱包》。记忆中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讲述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小元和一个叫“野猫”的小伙子一起在公交车上偷钱包,后来小元被抓住,并被送到工读学校。小元发现,这个学校的老校长竟是他偷的绿色钱包的主人。我对小元被老校长改造成好孩子的过程记忆犹新。”曹大国说。
《绿色钱包》电影给曹大国留下的记忆很深,至今难以忘怀。“回忆往事是一种幸福,只有在偶尔闲暇的时候才能够让我的思绪飞回到过去,飞回到曾经的记忆里。”曹大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