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1月24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年有关的意象(组章)

发布时间:2017-01-24 08:42:15  

□赵大磊

磨豆腐

刚刚睡醒的村庄,不停地打着哈欠。豆腐坊上的炊烟,在一缕一缕的风中狂草。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

豆腐坊里窃窃私语。大王庄的土地庄稼、鸟啼虫鸣和清风明月,在磨眼里流淌着,荞麦花一样芬芳。

上盘磨是天,下盘磨是地。

三皇五帝、十三经、二十四史,在天与地的厮磨中,不过是一首清瘦的歌谣,常常在故乡的背后唱起。

雪花下得比树叶还稠密。

驴子一点儿也不在乎主人的絮叨,只想在一圈一圈的轮回里,寻找前世的真相。

沸腾的豆汁,摇曳着乳白的翅膀,在孩子们欣喜的表情里,迟迟不肯老去。

屋檐下的麻雀,唱着绵绵不绝的乡音,温暖地穿越冬天。

 

杀猪过年

 

躺在圈里的肥猪,看不懂父亲眼神里的落寞。

一抱温软的麦草,是它全部的江山。

饥了则食,困了则眠。

野蒿、麦糠、地瓜、灰灰菜、老南瓜,跟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一样,都带着大地质朴的土香。

生命是一场无欲无望的修行。容得下酸甜苦辣咸,便容得下三山五岳,容得下六合八荒。

背过身的父亲,不忍听见猪在案板上的欢笑。

告别万家灯火,雪花和太阳一样慈眉善目。

在楚河汉界里,像一颗草籽轻轻落下。

让热血同爆竹一起崩裂吧,在雪地上开出鲜红的腊梅花。

伪装幸福的人,即使粮仓过百,也看不清一碗红烧肉里的朗朗乾坤。

 

枣花馍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换油老汉晃晃悠悠的扁担上,一头挑着太阳,一头挑着月亮。

一声声梆子,敲开大王庄冰冷的黎明,低矮的村庄,碎裂成一个个黑色的逗点。

父亲背负着炊烟,已劈好了第二堆木柴。他的脚下,散落着琐碎的日子。

睡了一夜的面团,带着瓦盆的温暖和麦草的清芬,柔软地滚动着,比雪花都洁白。

母亲深深浅浅的希望,都写在清晨的案板上,篆隶楷行草,一遍一遍融入人间烟火。

一段悠长的历史,在母亲粗糙的手中,还原成稻黍稷麦菽的样子,盛放在经史子集里。

三味真火,以花朵的形式图腾,灶房里缭绕着诗书礼义乐的墨香。

一截红枣的秘密,需要烟熏火燎的岁月破译。

 

剪窗花

 

风从屋顶上跌落,在墙角里打着旋,把晒太阳的老人吹来吹去。

腊梅花悄然开放,以赋比兴的修辞,掀开大王庄发黄的日历。

金木水火土,每一天都涌动着醉人的酒香。

冬深了,寒露、霜降、冬至、小雪、大雪早已走远,立春正撕开陈年旧事,跌跌撞撞地奔来。

风干的土坯墙一层一层地褪色,远走他乡的秦砖汉瓦,还流浪在漂泊的路上。

喜鹊迫不及待地飞上了木窗,在绽开的牡丹上写下福来春到。

怀抱鲤鱼的娃娃,用一朵荷花照亮岁月的灵魂。

生旦净末丑,缝合着越来越松的亲情,舞出一台五福临门六畜兴旺。

此起彼落的鞭炮,点亮一盏盏红灯,温暖着渗入骨骼的疼痛。

 

包饺子

 

雪冲散四合的暮色,洒落一地凌乱的梅花。每一朵花瓣,都烙着村庄的梦境。

披着雪花的母亲,站在简陋的日子里,把萝卜、白菜、辣椒、大葱、生姜、五花肉,调成一盆飘香的诸子百家。

唱念做打,将对老天和麦子的敬畏,用擀杖在案板上写下孤独的等待。

豫东的苍凉、豫西的甜净、豫南的婉约、豫北的豪放……难以卸下的乡愁,质朴得让村庄流泪。

多少年了,大王庄的上空只有飞鸟的影子,风都忘记了归路。

母亲老了,在村庄的背影里,一遍遍把农谚唱成唠叨。

滚圆的面皮上,落满了乡村的沧桑与眷恋,一枚铜币也难以安坐如佛。

对联浑浊的目光里,一排排雪白的蝉,在为谁而泅渡?

 

挂灯笼

 

兰花灯、牡丹灯、芍药灯、荷花灯、菊花灯、梅花灯,同白白胖胖的月亮一样,挂在老槐树的枝头。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走马灯沿着二十四节气的脚印,融入生动的情节,像桃花那样灿烂。

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八仙过海,龙飞九天……那些旋转千百年的剪影,牵引着一串串欢乐的目光。

母亲的纸刀下,还在流淌着姹紫嫣红的传说,福禄寿星,和蔼可亲地谈笑着丰年。

“我听见一只鸟飞过天空。”

提着灯笼的孩子,将稚嫩的啁啾撒满院子,萤火虫一样幸福。

大王庄的夜晚,狗睡着了,牛睡着了,星星睡着了,只有烛火在变幻着魔术。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