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村里老人发红包
“农民工司令”张全收坚持了十年
□晚报首席记者 李玉荣 文/图
“农民工司令”张全收给拐子杨村70岁以上老人发红包。
本报讯
187位老人的暖心事
“中,就坐这里等全收回来。”贾改让儿媳妇把她推到自己“指定”的位置高兴地说,坐在第一排第一个位置,全收会第一个给她发红包,第一个给她握手,她好给全收说说心里话。
像贾改老人一样,当天拐子杨村187位70岁以上的老人都在等着全收回来。连续10年,每年春节前,“等着全收回来” 已成为拐子杨村老人们的暖心事。
贾改说,她和全收家是邻居,是看着全收长大的,从小就懂事的全收,长大后这么有出息,还不忘家乡,孝敬老人。
“我和老伴都来了,听说全收今天回来,我今天啥也不干了,就是想看看全收,听听他给乡亲们的讲话,看看明年村里咋发展。”80岁的村民吴合林说,“全收回来,不但给村里的老人发红包,还提出第二年的发展规划,拐子杨村一年一个变化,一年提升一个档次。”
“农民工司令”给乡亲拜年
“爷爷奶奶,大娘、大婶们,春节快到了,我回来看看你们,给你们拜个早年。”上午10时许,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农民工司令、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张全收在大家的期待中回到村里,用最灿烂的笑容、最朴实的语言给村里的老少爷们打着招呼。
“伯伯好!伯伯好!”张全收背后传来孩子的声音。“梦婷、梦如小朋友好!”张全收一边说着一边转过身去,抱起才3岁的吴梦婷。
“张全收每次回来见到这两个孩子都要抱抱,孩子们都认识他。” 吴梦婷的母亲苏记花说,丈夫生病期间,张全收就多次到她家看望,后来丈夫去世,张全收考虑到她带着两个孩子,且家里还有一个80多岁的公公需要照顾,生活困难,就每个月按时给他们家汇生活费。
“我是从拐子杨走出去的孩子,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拐子杨,都不会忘记全村的父老乡亲。谁家有困难尽管跟我说。”张全收说,“全村70岁以上老人的新年红包,每人400元,请大家收下,过个开心年。”
“丙言哥,这是你家的面粉、油及现金。”给老人们发完红包,张全收就忙着给贫困户发食用油、面粉及慰问金。
随后,张全收来到蔬菜大棚基地,了解西红柿的生产、管理和销售情况。这10座大棚是他出资100多万元兴建的,他希望贫困户在村里经济能人的带领下早日脱贫。
张全收说,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带领全村群众打赢扶贫攻坚战责无旁贷。为尽快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他计划今年再建10到20座蔬菜大棚,无偿提供给贫困户种植蔬菜, 争取2017年实现村里3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