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二氧化硫破千调查:
“顽疾”难除 脱硫形同虚设
从1月初开始,临汾二氧化硫浓度为全国之最
32岁的临汾人秦哲(化名)
那时,临汾SO2平均浓度最高达到每立方米1303微克(μg/m3)。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李汀将临汾这种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硫的雾霾,称之为“酸雾”。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引发人们的呼吸道疾病,浓度高时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和死亡。一旦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结合,被带入肺深部,毒性可增加3至4倍。
李汀纳闷,临汾哪来这么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呢?
两天后,环保部又通报,山西两家焦化企业,山西焦化、山西三维瑞德焦化从元旦至今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
“这两个企业的超标问题,我们之前已经监控到,当时就通知了属地环保局,也责成对其处罚,但是至今还没收到回执。”1月17日,临汾市环保局回应。
从“黑帽”到“酸帽”
这是1月13日晚10时,部分人群站在临汾市南机场大气质量监测点附近任意空间内的反应。
有官方数据可查的是,从1月4日开始,临汾二氧化硫浓度一直是全国之最。1月9日、12日、13日、14日,临汾市南机场附近二氧化硫小时浓度都曾连续“破千”。
一份山西省应对重污染天气的7号调度令表明,临汾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并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这是一份少见的、专门针对某一个城市的省级调度令。
这份调度令写道,2016年12月19日,临汾SO2浓度严重超标,各监测点位大部分时段SO2浓度高达600μg/m3以上,而标准值为60μg/m3(二级年平均标准),临钢医院点位超过1100μg/m3,超标17.3倍,远高于其他城市。
为此,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求,临汾市人民政府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空气中SO2浓度。
李汀从环保数据类APP看到的一组数据是,1月4日之前30天,临汾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814μg/m3。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发布准则显示,人在持续10分钟的环境中,二氧化硫浓度应该低于500μg/m3,人在持续24小时环境中,二氧化硫浓度应该低于20μg/m3(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24小时平均浓度一级标准为50μg/m3,二级为150)。
李汀用“不敢相信”形容临汾的二氧化硫浓度,“要知道,北京都污染成这样了,二氧化硫还控制在50μg/m3范围内”,不知道当时的临汾“到底怎么了”。
临汾曾是山西省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城市,在2003至2005连续三年名列中国内地严重污染城市前三名。那时人们还没有普遍认识雾霾,临汾因空气看起来是黑灰色的,以戴“黑帽”闻名。
2006年以来,山西省和临汾市决定整治。山西省环保厅资料显示,山西省、临汾市陆续开展钢铁焦化淘汰小污染企业、提标改造等运动,临汾市就“砍”掉了100多家焦煤企业。
2012年,临汾摘掉了“黑帽”之后,被评上山西省环保示范城市。此后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然而,2017年初的临汾,意外回到了全国大气“酸”度第一的位置。
村民的困惑
临汾的二氧化硫究竟怎么来的?面对汹涌而来的追问电话,多数媒体被拒之门外。直到1月9日,临汾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文清通过当地媒体称,居民散煤燃烧是主因,临汾70%的二氧化硫归结为居民燃用散煤。
但彼时在环保部专家组之列的柴发合表示否认,“这是临汾自算的。”
至今,临汾市环保局没有公开具体计算二氧化硫来源的方式。
不过,临汾市治理二氧化硫的行动已经在民间展开。去年11月初,临汾启动的治霾手段之一是给城中村“安大暖”。
临汾市靠近南机场的乔家庄村,村里道路多处挖开,露出刚铺设的热力管道。
村民张文(化名)说自己愿意接“大暖”,苦恼的是接口费太贵,一平方米90元,他的房子仅接口费近1.3万元,“有的老人一年也没有这么多收入。”
另外,临汾市政府在其官网上通报,截至1月13日,已经为4.2万户居民发放洁净焦20余万吨。
去年11至12月,临汾市为市区散煤户补贴,1吨洁净焦政府补贴1000元,村民自费275元。然而,乔家庄村却有不少村民在补贴洁净焦计划之初,没有领到政府发放的洁净焦。
去年11月13日,张文夫妻下班回到家后,才听邻居说起政府补贴的事。他去村委会问,负责人告诉他,统计工作“仅有一天”,现在已经结束,没有了。
临汾赵下村村民自15日起,还要签“承诺书”,一律改用天然气、电能、空气能、清洁焦等清洁能源。
脱硫形同虚设
山西省环保厅公布的调研结果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临汾市区目前仍有86台130蒸吨燃煤锅炉,基本上无脱硫措施,这对临汾市区二氧化硫指数有直接影响。
记者曾追问临汾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文清这86台锅炉的来源,张文清没有回答。此前,在媒体持续追问临汾二氧化硫原因的时候,他从未直接谈论过企业和锅炉的污染问题。
当地一焦化企业负责人表示,这86台锅炉“应该是来自还没接上集中供热的小区或单位,只在冬天用,有除尘设施,没脱硫”。
此外,环保厅还公布:“东城集中供热没有安装在线监测,脱硫装置形同虚设,厂区面貌脏乱,管理措施不到位”。
海姿焦化一名前职工向记者透露,海姿焦化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其在临汾拥有特殊地位,就是供热民生项目。3年前,临汾市的东边一些地区一直没有供热,引起市民不满,政府最终将这个供热任务交给了海姿焦化。
“当时让先供暖后验收,很多监督设备没有安装,就这样拖下来了。”
两年后,焦化市场随着整体环境走下坡路,“海姿焦化资金流变得紧张”。
记者从当地一焦化厂生产管理负责人处了解到,一个年产能60万吨的锅炉脱硫设备维护成本是每天3万元左右。
“海姿焦化哪有钱做这些?”上述海姿焦化前职工说。
也有环保人士告诉记者,企业脱硫设施也可能是在环保局检查的时候开一下,走了之后关掉。
早在1个月前,山西省环保厅就曾发布通报称,环保厅督察组发现山西海姿焦化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控设施未验收。一个月后,问题依然存在。
其中,山西焦化6条焦化生产线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均未建成。
罚款之后没有改善
临汾市环保局对山西九成焦化的态度,一度令人生疑。
该焦化厂位于临汾市乡宁县,从2016年6月起,就有民间环保组织向环保局举报该公司的排污情况。附近村民曾告诉记者,该公司排出来的烟气污染周边几个村庄,“半夜能把人呛醒”。
截至原定的2016年7月,山西省在线监控设施显示,焦化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普遍,“提标改造”进度较为缓慢,山西省因此提出“明确时限”,要求开展提标改造的企业,要在2016年10月底全部完成。
督察组将九成焦化的线索交给乡宁县环保局,乡宁县环保局随后罚九成焦化5万元,并要求九成焦化将生产焦炉降至闷炉状态,然后于2016年12月底前完成提标改造任务。然而,处罚完九成焦化后,没有任何改变。
除九成焦化外,2016年11至12月,山西省环保厅还公布了至少15家临汾的煤焦化、钢铁企业二氧化硫超标排放、在线监控设备未验收等问题。
其中包括山西同世达、海姿焦化、山西立恒焦化、古县晋豫焦化、古县锦华焦化、山西太岳焦化、襄汾县万鑫达焦化、乡宁县宏强焦化、乡宁县山西永昌源煤气焦化公司、乡宁焦煤集团等临汾大牌企业。
究竟临汾污染“顽疾”,是上述这些被环保督察组抓到的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的焦化企业,还是张文清所说的居民散烧燃煤?目前尚无官方具体确认。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