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接受英媒专访 评价英德俄领导人
美中情局局长卸任前隔空“敲打”——
别再随便即兴发言
据英国《每日邮报》昨晨报道,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5日在纽约特朗普大厦接受英国第一主流大报《泰晤士报》采访时称,英国脱欧将成为“伟大的事情”,其他国家也会效仿英国脱离欧盟。
此外,特朗普还强调,将开始信任普京和默克尔,但可能“不会持续很久”。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即将卸任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约翰·布伦南向候任总统特朗普提出警告,呼吁他上任以后不要再随便即兴发言。
当地时间1月15日,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前举行特朗普就职仪式彩排,正式典礼将于20日举行。
现场模拟总统宣誓现场。
当地时间1月15日,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前举行特朗普就职仪式彩排。
15日,美国举行特朗普就职典礼彩排,4名替身分别扮演特朗普夫妇以及副总统彭斯夫妇参加宣誓就职仪式并检阅部队。
据美媒去年12月15日报道,曾经的美国达人秀亚军,16岁女歌手洁姬·伊万可表示,已受邀在特朗普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献唱国歌。
评英国脱欧
将成“伟大的事情”
英国“非常聪明”
报道称,英国首相办公室15日发布声明称,英国首相特雷莎·梅17日将在伦敦就英国脱欧发表重要讲话,宣布“脱欧”方案,英国在去年6月公决“脱欧”后将首次明确给出“脱欧路线图”内容细节。
对此,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表示,“英国脱欧最终将成为伟大的事情。”他还称,将向英国提供一项公平的贸易协议,并争取“迅速、适当”地达成协议,这对两国都有利。
据悉,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盛赞英国脱欧“非常聪明”。他说:“每个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身份’,英国也是……我觉得你们(英国)做的很好,此事发展的很好。”特朗普称自己“太爱英国”,他表示在今年二月会和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白宫举行会面,并表示自己将会很快和她就一些事情达成共识。
根据预计,梅将在今天的讲话中表示,愿意放弃欧盟的商品和服务单一市场,以重新获得英国对边境和法律的控制权,从而暗示她计划实施“硬脱欧”。梅还将呼吁英国民众放下去年公投的对立,为一个更开放的英国愿景团结起来。
英国新政府执政后,始终未公布“脱欧路线图”。梅曾表示,最终方案将保障英国在与欧盟的“脱欧”谈判中获得最大利益,但以“提前公布‘底牌’将使英国利益受损”为借口拒绝透露方案细节。
目前,英国政府正在等待最高法院就启动“脱欧”程序是否需要议会批准作出终审裁决。梅曾在去年表示,英国将在今年3月底前启动“脱欧”程序。
谈其他元首
将开始信任普京和默克尔
但可能“不会持续很久”
当被问及与俄罗斯之间的核武器削减协议时,特朗普对《泰晤士报》表示,他将提议结束对俄罗斯的制裁,作为交换,将要求俄罗斯总统普京削减核武器。
特朗普指出,“他们(奥巴马政府)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我们来看看能否与俄方达成良好协商。首先,我认为核武器应该减少并且大幅削减,这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此外,特朗普在接受德国《图片报》的采访时,他一方面称赞默克尔是“欧盟最重要的领袖”,同时也指出,默克尔在难民问题上“犯下了大错”。“她让所有非法移民进入德国是灾难性的错误。”特朗普说。他还强调,将开始信任普京和默克尔,但可能“不会持续很久”。
CIA局长警告
“总统如果冲动发言,将不利于国家安全”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即将卸任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约翰·布伦南向候任总统特朗普提出警告,呼吁他上任以后不要再随便即兴发言。“总统如果冲动发言,将不利于国家安全。”
报道称,特朗普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就国家大事发表评论。布伦南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他(特朗普)在说话时或作出回应时应该理解,他的话可能会对美国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不是特朗普自己的事,这关系到美利坚合众国。”
布伦南还表示,特朗普对俄罗斯的行为动机缺乏充分的理解。“我认为,特朗普必须理解,宽恕俄罗斯前些年的种种作为,是一件他需要非常谨慎考虑的事情。”据报道,美国情报机构日前发表报告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能曾试图利用黑客攻击干预美国大选。但特朗普坚持说,俄罗斯的黑客攻击对大选结果没有影响。
几天前,有美国媒体报道,俄罗斯掌握了特朗普一些丑闻,足以对他进行讹诈。特朗普则指责美国情报机构泄露假消息,做法等同于德国纳粹。布伦南对此表示愤怒:“我觉得不能容忍的是,将情报机构与德国纳粹相提并论。特朗普指责情报机构泄露已经公开的信息,这是没有根据的。”
奥巴马日前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王牌节目《60分钟》采访时,也不忘暗暗“敲打”继任者特朗普,暗指后者入主白宫后应该收敛起“随性”作风。“我认为对他和他任命的团队成员来说,(他随性的作风)会(在接管椭圆形办公室后)接受检验。”
奥巴马甚至直接“喊话”特朗普,警告后者不要随意修改一些“既定规范”,“有件事我要直接跟他说,也想建议国会的共和党友人和我全国各地的支持者们,那就是确保我们继续前行的同时,一些规范和制度惯例不要受到侵害,因为它们之所以得到实施,背后总有原因。”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