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2月30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时光隧道的朝圣之旅

发布时间:2016-12-30 08:57:06  

□曹蔚华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选择了彩云之南。

从昆明到大理,从丽江到香格里拉,一路聆听雪山的召唤,接受灵魂的洗涤。这是一次精神的远征,也是一场心灵的朝圣。由于景区比较分散,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车轮上度过的,让我得以有时间细品旅途中的“精神伴侣”——英国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的小说《一个人的朝圣》。

在彩云之南这个纤尘不染的地方,我们用目光摩挲着秘境之幽,用心灵感受着每一个震撼,用行走的方式收获着精神的春天。

而在《一个人的朝圣》里,哈罗德·弗莱,这个普通的英国退休老头儿,凭着一股冲动和一腔信念,踏上了一个人的朝圣。87天,他用双脚丈量了英格兰西南到东北627英里的土地。

哈罗德和妻子罗琳住在乡间,夫妻疏离,日子就像一潭死水。他身材高大,却一辈子低调生活,在酿酒厂一干就是45年。他勤恳谦逊,独善其身,既无朋友,又无敌人。退休后的哈罗德生活一成不变,和罗琳的感情也因儿子的抑郁自杀而出现无法弥补的裂痕。

这是四月中旬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早晨,一封来自圣伯纳丁临终关怀疗养院的信改变了一切。20年素未谋面的酒厂老友奎妮得了晚期癌症,写信向哈罗德告别。

在寄回信的路上,哈罗德心潮起伏,难以平静——那些渐行渐远的故人,那些逐渐模糊的往事,似乎在提醒他要做些什么。一封信远远不够,一定还要再做些什么。

哈罗德经过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决定徒步从自己所在的金斯布里奇走到奎妮所在的贝里克郡,横跨整个英格兰。要知道,在过去,哈罗德走过最远的距离不过是从家门口到车里。而现在,没有任何准备,穿着普通的帆船鞋和防水夹克,甚至连手机都没带,他就开始了一个人的远足。他坚信,只要在路上,奎妮就一定能坚持下去。

这是一次心血来潮的徙步之旅,是一次改变人生的精神之旅,也是一次穿越时光隧道的朝圣之旅。 

在路上,他想到自己的人生,“表面上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却藏着这么多的黑暗与磨难”。他重新审视自己与妻子莫琳、儿子戴维的关系,又一次吃惊“生活离平淡无奇有多遥远,又可以在多短的一瞬间不复从前”。

在路上,他颀赏着春雨过后万物复苏的景象。充盈丰盛的新生命弄得他眼花缭乱,他急切地想看见每一点改变,“地上的光是金色的,连身上的皮肤也因此暖了起来;脚下的土地咯吱作响,仿佛在耳语什么;空气闻起来是绿色的,充满了新生。”

在路上,他接受着陌生人的各种不可思议,也从每个人身上汲取着不一样的营养。他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事物,开始沉下心来开始了一个人虔诚的朝圣。

在路上,他在不断的反思中重新认识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罗琳也在痛苦、挣扎、迷惘后,第一次试着站在哈罗德的角度去理解他、宽容他,两个人重新找回了那份丢失的爱情。

朝圣途中,哈罗德遭遇过风雨和伤痛的侵袭,遭遇过路人的讪笑和怀疑,遭遇过信念的动摇和意志的消沉。然而,更多的收获是陌生人的温暖、鼓励和帮助。他们相信他,愿意和他一起去期待一个美好的结局。或许贝里克不是哈罗德成功的山顶,但那是他走向新生的精神家园。

从心动到行动有多远?可以远到一生都无法抵达,也可以近到触手可及;从生到死有多远?可以是一瞬,也可以是永恒;从心到心有多远?可以是天涯,也可以是咫尺。一切只在一念之间,在敢不敢迈出开始的第一步。

哈罗德选择行走的方式,以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对抗着麻木不仁的生活。一场行走,看似什么都没有改变,却真真切切地改变着什么。虽然奎妮的死无法避免,但不管是哈罗德还是莫琳,亦或是奎妮,以及一路上那些形形色色的人,都因为这一场行走有所收获,得到更多。

《罗马假日》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朝圣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向往,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这是属于我们的朝圣,在前行的路上,或者,在你我的心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