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记者 左蕊
12月26日,记者到张女士家做客,热情的张女士炖了羊肉汤招待记者。午饭时,吃着羊肉汤里的大白菜,张女士说,这让她想起了故乡的那一亩亩白菜地、一棵棵碧绿的大白菜以及一家人品尝大白菜的幸福场面。
几十年前,张女士还在乡下,每逢冬季,人们吃得最多的就是萝卜和大白菜。当时,每家每户都有地窖,人们把大白菜储存在地窖里,从冬天到春天,大白菜一直碧绿新鲜。
“在故乡的时候,我们家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大白菜。当时的土地非常肥沃,种什么都能丰收,我母亲便每年都种一亩大白菜。大白菜个个长得结实碧绿,每一棵都有十多斤。”张女士对记者说。
“大白菜全身都是宝,母亲通常把白菜最外面的叶子掰下来,然后晾晒,等晒干后就储存起来。到了春天,母亲就用晒干了的白菜叶子给我们做面菜汤。”张女士告诉记者,那时肉很少,母亲就放一点儿盐和粉条,在大铁锅里煮,然后用玉米面做糊,这样做出来的白菜汤格外好吃。在寒冬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喝着白菜粉条汤,全身立刻就暖和起来了。“那时,白菜粉条汤成了整个冬季孩子们最渴望的美食。”张女士说。
张女士说,在母亲看来,白菜根也是好东西。“母亲先把它洗净,然后腌制起来,腌制一个月左右,那小小的白菜疙瘩就算腌好了。母亲蒸窝窝头的时候,将白菜疙瘩放到大锅里,再放上葱,蒸出来的白菜疙瘩就着玉米面饼子,吃起来格外清香可口。”张女士说。
张女士表示,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大白菜依然是她的最爱,她家总有大白菜这道菜。“包大包子、包饺子,炒着吃、凉拌吃,怎么做都感觉好吃,特别是酸辣白菜,辣中带酸,是地地道道的下饭菜。”张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