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教育扶贫专项方案
为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
每名贫困高中生每年发放3000元助学金
每年为贫困地区招聘特岗教师不少于1200名
□晚报记者 王 捷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市教体局获悉,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和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我市也出台了教育扶贫专项方案。
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完成学业
根据方案,教育资源将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政策、项目覆盖全市6个贫困县以及非贫困县的贫困村、贫困户,特惠到人。学生资助政策覆盖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接受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培训,带动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
我市已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为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保证其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到2017年,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得到完善,生活待遇得到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到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继续教育机制得到完善。到2020年,贫困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净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从学前教育到大学
每个贫困学生都有补助
按照每生每年平均600元标准,补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6岁儿童学前教育保教费,并按照每生每年平均4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费。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基础上,按照每年每名小学生1000元、每名初中生1250元的标准对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费、住宿费,并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并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
对在本市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本、专科学生,按照每生每年4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专科学生并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从高校事业收入中提取的学生资助经费,优先用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对完成学业仍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各高校通过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发放特殊困难补贴等措施解决。对考入市外高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优先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鼓励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勤奋学习,争取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
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2016~2020年共投入资金39.42亿元,支持6个贫困县改善办学条件。2016~2019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03所。2016年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78所。2016~2020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6~2018年新增校舍面积67.6万平方米,今年完成新增校舍面积24.78万平方米,完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489个。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2016年,新增校舍面积3.25万平方米,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公办学校15所。到2019年贫困地区每个乡镇建成1~2所寄宿制学校。2016~2020年,完成农村中小学108万平方米校舍的新建和维修改造任务。
加快实施贫困地区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工程,提高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驻马店教育云服务平台和教育专网,向贫困地区推送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
支持计划
完善贫困地区教师补充机制,每年为贫困地区招聘特岗教师不少于1200名,到2019年,县域内本土特岗教师比例不低于特岗教师存量的三分之二。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每年安排10名农村教育硕士到贫困县农村学校任教。加大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定向免费培养力度,从2016年起,每年为贫困地区定向免费培养全科教师50名,并实行“县来县去”的定向培养政策。实施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市教体局牵头组织实施市中心城区及县城所在地的大中专院校、初中、小学积极定点帮扶贫困村小学,安排应届毕业生和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开展3~6个月的义务支教活动。每年选派306名教师开展对口交流支教,鼓励支持贫困地区城镇学校优秀校长、教师,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方式,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支教。加大“国培计划”对贫困县的支持力度,每年培训贫困地区乡村教师1万人次。
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全面落实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确保乡村教师待遇平均水平不低于县域内城区教师待遇平均水平。各地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按规定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解决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帮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加强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为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教师100人次。组织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县教育部门会同扶贫部门,组织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免费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帮助他们完成高中阶段学业,掌握脱贫致富技能。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招生高校专项计划、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学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