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城市形象
市区农贸市场变得“高大上”
10个市场升级改造完成,3个被取缔,1个即将完成改造任务
□晚报记者 王 捷 文/图
“刚进来,还以为到北京王府井大街了呢。”昨日,记者在驻马店建业市场采访时,听到一名市民感慨地说。记者采访发现,市区建业市场、张西市场、西刘庄市场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脏乱差的景象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都是整洁的店面、亮丽的橱窗以及摆放得井井有条的各种商品。
据市工商局市场科科长乐全福介绍,市中心城区共有14个农贸市场列入改造范围,截至目前,有10个市场已经完成升级改造,3个市场被取缔,1个市场即将完成改造任务。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大势所趋
据乐全福介绍,市区共有14个农贸市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些农贸市场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去年4月初,我市决定对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并成立了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专项攻坚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市工商局作为市场改造牵头单位,健全了工作机制,升级改造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
“市场升级改造的攻坚阶段,正好是去年最热的时候,除了攻坚行动小组成员单位的人全天候在市场指挥督导外,开发区、驿城区的相关领导也不分昼夜地在现场配合工作。”乐全福说。
市场旧貌换新颜
进入西刘庄市场,记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经的大棚子、满地摆摊的市场,如今变得光鲜明净:商品全部进店经营,统一的门头招牌,店门上挂有防蝇帘,而且随处可见文明标语及服务规范用语。据市场内一名商户介绍,商品全部进店经营,店里还加装了防潮、防蝇、防鼠设施,垃圾桶也全部是有盖的,市场管理人员会定时来检查卫生。
记者从建业市场北门进入,看到道路右侧的墙上有市场文明经商公约、健康宣传栏、市场功能区域图、食品安全法宣传栏、市场管理制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等。再往前走,左边是水族馆、花木馆、蔬菜区、肉品豆制品区、干鲜调味品区等,右边是小商品区等。除了商品归类经营,记者走进每个区域,发现所有商品都明码标价,经营人员都戴着卫生帽。经营区整洁明亮,无异味儿、无嘈杂声。“建业市场是个老市场,没想到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改造这么好。现在这个市场在全省都有名了,经常有外地人来参观学习。”一名买菜的市民自豪地说,市场里还有干净的免费公厕和公共存车区,非常方便。
随后,记者又到光明市场、张西市场、天龙市场,看到这些市场也全部面貌一新,每个经营区都有保洁人员和管理员,随时维护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而郭庄市场、王楼市场、斋贡庄市场因整改不到位已被取缔。又脏又堵的郭庄市场段路,因市场被取缔也变得整洁畅通。
商户市民享受改造“红利”
“市场改造后,取缔了店外经营的散户。市场内只有几家经营活禽的店,每天我们卖鸡、宰鸡都忙不过来。”建业市场一名经营活禽的商户告诉记者,“比起市场改造前,生意好了很多,今年中秋节期间,一天能卖出上千只鸡。”
“市场升级改造后,不仅环境好了,各个部门对商品质量的监管也很到位,买东西更放心了。”“市场内都设有经过校验的公平秤,商户缺斤少两的现象没有了。”说起市场升级改造后的好处,几名市民表示。
“市场改造后,商户都得到了好处。”乐全福说,“刚开始要停业改造时,很多商户不理解,现在尝到了甜头,见到我们这些人可亲了。如今我都不好意思到市场去买东西,商户都争着不收钱。”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为了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管理,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我市专门制定了《市区农贸市场管理办法》。”乐全福说。
据乐全福介绍,《市区农贸市场管理办法》对市场的管理职责等有明确规定。比如工商部门对经营主体、商品质量、交易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城市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对周边乱摆摊、乱张贴、非机动车辆停放进行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各类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