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经典作品是经得起反复阅读的,这里的“反复阅读”有两个意思,一是看的次数比较多,二是可以从多个角度读它解读。无疑,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经典中的经典,这部家喻户晓、影响巨大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历来被人称道。
在网上,广为流传着倒读四大名著的文章,《西游记》倒着读是这样的:
唐僧师徒四人奉如来之命,前往东土大唐传教。路上历经磨难,险象环生,妖魅迭起。奋力打斗后查明,妖怪均有后台。八戒、沙僧幡然悔悟,决定中途退出,一进高老庄,一回流沙河。只有悟空一人,一路斩妖除魔护送师傅前往东土。
眼看大功告成,天庭却畏惧孙悟空法力强大,遂背信弃义,骗取观音送箍、唐僧贴符,将其压在如来的五指山下。唐僧抵达长安,深受欢迎,被皇帝结拜为异性兄弟,传教后寿终正寝。五百年后, 孙悟空解封,从五指山下出来, 报复天庭,搅得天翻地覆后, 回到花果山占山为王,最后年迈,在东海赫然长逝,变成石头。
这样看来倒过来看也很精彩,很有逻辑性和深刻性,由此看来《西游记》是一本正着读倒着读都很精彩的书。那么它到底是一本怎样的小说呢?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它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唐僧就是以唐代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并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故事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取得真经。
《西游记》的内容很庞杂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有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影响深远,饮誉海内。
(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