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教师闫萃英30多年坚守在讲台上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文/图
在汝南县老君庙镇余子河第二小学有这样一位教师,她就像一根燃烧的蜡烛,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
这位平凡的乡村教师从教30多年不计工资报酬,不计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在教师这个清苦的行业里呕心沥血,甘做人梯,始终扎根在农村教育的第一线,为农村的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着。她就是学生们爱
高中毕业后回乡从教
今年54岁的闫萃英是老君庙镇余子河村人,1983年在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毕业。余子河村有一所中学,由于当时高中生为数不多,村里缺少老师,闫萃英就选择了当“赤脚老师”。
教师的职业是光荣的,同时又是清苦的。刚参加工作时,闫萃英每月工资还不到20元,后来逐步升到每月25元、30元不等。因为错过了当年的老师调整,再加上自己对这个“身份”并不太在意,所以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是学校聘请的编外教师。
从教30多年来,闫萃英教过初中,带过毕业班,当了多年的班主任,现在她在余子河第二小学里教低年级孩子的拼音。虽然条件艰苦、工作劳累,但闫萃英从不因为工资太低而有怨言,对工作仍然兢兢业业。
一心付出不求回报
教了这么多年的书,闫萃英和孩子们有了深厚的感情,她天天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教师的30多年里,闫萃英对工作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她很少请假回家,一直忘我地工作着,不怕苦和累,从无怨言。
在学校,闫萃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清廉从教,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很少顾及自己的家庭。然而,她对学生却有春天般的温暖。遇到患病的学生,闫萃英视如己出,认真照顾,几次背着患病的学生去医院诊治,为学生垫付医药费。村里人都对这位教师赞不绝口。
因为要孩子比较晚,闫萃英的大女儿今年才大学毕业,目前在市区一家医院实习;小儿子还在读初中,一家人靠她微薄的工资和丈夫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很多时候闫萃英也很自责,孩子从小到大跟着她吃了不少苦,而且家里经济一直比较拮据,可一到学校,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这些烦恼转眼又被她抛在了脑后。
她比别人付出的多,得到回报的却很少。但是闫萃英说,她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能看到那么多孩子学了知识、有了出息,她的付出也就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