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高琳琳
石榴树、柿子树、杏树、梨树、枣树、木瓜树、葡萄树……在周保云家门前,他和老伴栽种的果树琳琅满目。每次树上结了果子,最享福的是周保云的邻居们。大家都说,周保云的人和他种的果树就像他家的老房子一样有味道,让人难以忘记。
居住地曾是公安局旧址
“这房子我们住30多年了,以前是市公安局的旧址(原驿城区公安局前身),最少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昨日上午,记者在市平等路二巷见到了周保云。今年68岁的周保云是公安系统的一名退休职工。说起自己的老房子,老人立刻来了兴致,向记者讲述老房子当年的布局。
周保云家现在住的是三间平房。因为当时家里有7口人,他和妻子就搭建了三间低矮一些的房子,一间是厨房,一间是过道,另外一间是女儿出嫁前住的地方。
“这墙上原来有两块大黑板,一边一块,上面经常传达文件精神。”周保云说,那时候,墙上有毛主席语录等内容。后来,家里多次粉刷,把这些东西都糊到墙里面了。老房子只有房梁下面的青砖向众人述说着历史的悠久。
周保云是从部队转业到公安系统工作的。当时,公安系统给他分的并不是现在的房子。几次搬家后,他才在老房子里安定下来。他说,原来局里给他分了两间房子,就是现在客厅两侧的两间,客厅原来是进入市公安局的一个过道。公安局搬走后,他就把过道盖了起来,变成了现在的三间房。
周保云说,那时候市区的面积不大,这里算是较为热闹的地方。自己家门前原来是公安局的大操场,后面是治安科、政保科等科室。公安局虽然人不多,但大家相处得很融洽。每天傍晚,大家都会在操场里出操或者打球。因为挨着南地下道,会有很多人围观。
种花养鸟安享晚年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周保云先是在火车站治安队(原来的民兵指挥部)工作,后来公安局防暴队成立,他担任一中队队长。1993年,他调到刘阁公安派出所任指导员,6年后退居二线,最后从巡警大队退休。
周保云性格温和,不与人计较,也不争名利。虽然在几间老房子里住了30多年,但他从不抱怨,认真工作,努力生活。
在周保云家的房前屋后,种着各种各样的果树,每到夏季或者秋季,整个小院都会散发出果香。这时,孩子们会吵着让他摘果子吃。周保云总是乐呵呵地答应,让大家满载而归。
“他就是个老好人,什么人都不得罪,有委屈也不说,连受伤的鸟都好生对待。”说起丈夫,周保云的妻子温玉芬虽然嘴上有些责怪,但是脸上露出关爱的表情。如果不是丈夫这么多年的努力和付出,一家人不会乐享现在的生活。
“冬天能晒到太阳,夏天和秋天有水果吃,孩子们都很孝顺。这样的生活我很满足。”周保云笑着说,现在他的生活就是种花、养鸟、和邻居聊天。他们现在的房屋已经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大家都很珍惜现在的时光。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