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1月30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家孩子当过班干部吗

发布时间:2016-11-30 09:09:05  

□周刊记者   张龙

“从小到大,我家孩子在班里从没担任过职务,而孩子自己似乎也没有表达过要当班干部的想法,这是不是说明孩子缺乏进取心。这对孩子的成长会不利吗?”1124日,记者在采访时,听到一位初中学生家长正向另一位家长诉说自己的困惑。

“我家孩子不想当班干部”

“我家儿子小时候是比较安静、胆小的那类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儿子性格开朗了不少,胆子也大多了。不过,在我印象中,儿子在班里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市民陈女士说。

这学期儿子上中学了,听说他们班将近一半的同学在班里都有职务。之前,对孩子当不当班干部,我不是特别介意。我的观念是,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孩子的成长顺其自然就好。可是,期中考试后家长会,却让我的观念有些改变。

那天走进校园,看到几个笑容可掬的孩子在招呼着:“阿姨,您是初一的家长吧,请往这边走……”几个孩子言谈举止很得体,自信、大方、礼貌。在他们的引导下,家长们有序进入教室。那一刻,我希望儿子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后来,听儿子说那几个孩子是班干部。

这学期刚开学,就听儿子说班级竞选班干部,很多同学毛遂自荐登台演讲、竞聘。我问儿子为什么不去竞聘,他说不想去。其实,就学习、表现方面来说,儿子也算是班里的佼佼者。倘若儿子上台竞聘,相信他也能赢得同学们的支持,但我尊重孩子的选择。

平时,我们教育孩子的原则是,只要大方向不错,一些细节不给他太多束缚,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空间。不过,这两天我又在想,担任班干部,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一个锻炼的机会,也能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

不知道儿子的这种做法对吗?会对他的成长不利吗?是否也意味着孩子这方面能力的欠缺和我们教育的失败?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驻马店市第九中学的韩玉杰老师建议。

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喜欢当班干部,则鼓励和支持,同时出谋划策,指点孩子如何做好领头人,如何与同学沟通和合作,如何组织班级的各种活动,如何服务于整个班级的建设。

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必勉强,普通同学一样可以做班级的参谋,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关键是有提出想法的意识,有关心集体的责任感和意识,在动脑思考中提高孩子的各种综合能力。切不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什么事情都不动脑,盲目听从他人安排,那么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对于孩子说“就是不想去”竞选班干部,家长就要研究一下孩子真实的想法。可能是孩子缺乏自信。每个学生都希望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孩子有天生的表现欲望。

所以,在平时家庭教育中多和孩子商量一些事情该怎么办。当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时,要鼓励和赞扬他,逐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决策意识。

有意识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当班干部就是要让他人信服,让自己成熟才行。即使今后不当班干部,走入社会之后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让他受益匪浅。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话题,是一个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因教育理念不同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采访中,一中学校长表示。

“我们希望孩子走上社会之后,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沟通。当孩子带着自信的微笑从容与他人交流,倾听他人的讲述,准确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不当班干部,教育也是成功的。如果孩子有当班干部的意识,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同龄人中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无疑是更加成功的教育。”学生家长胡先生说。

而学生家长刘女士表示,我们希望孩子走上社会之后,有较高的情商,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也善于体会和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情感,能正确处理各种挑战和机遇,在纷繁复杂的人生选择题面前做出自己正确和最优化的选择,能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克服各种困难,而这些,都要日积月累。而当干部经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在学生时代,有班干部欲望是好事,做班干部确实可以锻炼孩子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该校长表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