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记者 胡江涛
下雪了,天气寒冷。大家在开车的时候,会发现前挡风玻璃经常“起雾”,影响视线。
为什么车内会“起雾”?原因是车辆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车内乘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遇到冷玻璃时会变成水汽,凝结在车窗上。
于是,我们不得不打开车辆的除雾功能,但是,除雾噪音很大,尤其是长时间的开车,让人心烦意乱。
也有人用干毛巾或者纸巾擦拭玻璃,不但麻烦,而且开车时这样做不安全。此外,擦拭过后的玻璃上会留下痕迹,很快雾又会重新产生。
那么,有没有其他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除雾呢?今天,老胡就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
车辆启动后,发动机开始工作。当水箱水温正常后,可开启外循环功能,并将风道调整到吹风挡的模式,将车里的高温空气吹约3分钟,可除雾。
当然,在车速不快的情况下,车主还可以打开两侧的玻璃,让空气对流,将含水的空气吹散,也可以起到除雾的效果。
有人会说,这样太冷,受不了,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车主还可以将洗洁精按照1:6的比例兑水,然后用海绵均匀涂抹于车内玻璃上。等干后,再用毛巾擦干净,就不会留下印子。一般情况下,这样做后的3周内,挡风玻璃不会产生雾。这主要是因为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在发挥作用。
活性剂可改变水的张力,使雾滴凝结成水滴,起到防雾效果。不过,这个属于预防性措施,必须事先处理,如果等到发现起雾再弄就来不及了。
当然,市场上有专门的防雾剂,也可以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