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记者 左蕊 文/图
“他们冒雨送餐,送到后骑上电动车继续在雨中奔波。真想对他们说一声:‘辛苦啦!’”近日,记者在微信上看到一位微友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信息。
寒冷的冬季,很多市民选择叫外卖,于是送餐员便骑上电动车将热乎的饭菜送到顾客手中。这些送餐员并非是某一家餐厅的员工,而是直接对接各个餐厅与客户的快递员,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落脚点,只能在各个饭馆的门口等候订单。
11月22日上午,记者跟随百度外卖的送餐员魏启迪,体验了冬日送餐的全过程。
把食品第一时间送到顾客手中。
把美味装上车。
出发前“全副武装”
11月22日,我市最低温度为-3℃,送餐员依旧在工作,把每一份餐品按时送到顾客手中。
早上9时,魏启迪到达所在公司,开完集体会后开始领今天送餐所需要的物品。“打包袋、垫餐纸、封口贴、筷子,我要拿够这一天所用的数量。”魏启迪告诉记者,10时,他们送餐员就要向一些做优惠活动的商家那里靠拢,等待“出单”。
魏启迪出发前要穿戴上厚棉衣、防寒用的头盔。记者发现,魏启迪一开始并没有戴手套,他说:“戴手套取餐送餐时要来回地脱掉再带上,会延误送餐时间,我冻手没关系,顾客们都等着呢,可不能耽误他们用餐时间。”魏启迪说。
天气实在太冷了,记者担心魏启迪的手会冻伤,在记者多次要求下,他才带上手套继续送餐。
工作是一份“晴雨表”
记者跟随魏启迪来到取餐的一家餐厅,看到很多送餐员也在餐厅内等待取餐。“平时中午的外卖也就二十单左右,还能忙过来。如果遇到恶劣天气,订单直接就‘爆’了,根本忙不过来。”魏启迪告诉记者,天气不好时叫外卖的顾客特别多,订单估是平时的两三倍。
“每天上午10时,外卖平台上的订单就会接踵而来,我要做的就是等待系统派单,然后到指定的地方取餐,送到顾客手里。”魏启迪说。
10时30分,魏启迪接到系统分派的第一单,他立刻骑上电动车,前往餐厅取餐。10时45分,取完餐的魏启迪火速赶往顾客所在的位置。11时17分,顾客收货,订单完成。
“一般来说,上午11时至下午3时,是送餐员最忙碌的时候,常常一个单子刚接,另一个单子就来了。市民吃饭的时间,是我们最忙绿的时候。”魏启迪说,他一般是早晨9时左右吃饭,这样到中午饭点也不会太饿,然后下午3时左右简单吃点又该送晚上的单了。
除了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外,天气也是决定送餐员工作量的一个因素。“遇到天冷降温等情况,外卖就特别多,就像今天下雪,外卖量会增加1倍。”魏启迪打趣地说,他们的工作就像晴雨表一样,工作量多了,说明外面的天气不太好。
熟悉负责区域的路况
“你好,你叫的外卖到了。”敲开顾客的家门,魏启迪笑着和顾客打招呼并递上手里的美味。送完这一餐,他迅速从兜里掏出手机,一边跑,一边接下一个订单。
“今天由于天气降温,订单估计要‘爆’。”魏启迪说,自己虽然才做两个多月的送餐员,但这样的场面早已司空见惯。“我所负责的区域每一条街道上哪个地方爱堵车、哪个地方道路不平,我基本上都清楚。”魏启迪正说着,又到了取餐的另一家餐厅门口,他迅速停车走入店内,找工作人员取餐,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美味放进电动车后面的餐包里,为了不让流食打翻,他还刻意用东西将其固定住。
“必须保时保量把美味送到顾客手中。”说着,魏启迪骑上车迅速离开。
顾客的认可是动力
“这么冷的天,真是辛苦你了。”“谢谢你,路上慢点,注意安全。”接到魏启迪送来的美味,很多顾客对魏启迪表示感谢。
“我能感觉到他身上带着一股寒气,他肯定特别冷吧。”顾客赵女士说,她真心觉得送餐员很辛苦。魏启迪表示,他把这些感谢的话当成寒风中的“暖炉子”,每当听到一句“辛苦”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暖暖的。
“我们送餐员吃午饭的时间大都在下午3时以后,工作很辛苦,有时候也不想 干了,但后来想想,既然做了这行,就要努力做好。”魏启迪说,外卖送餐员都挺不容易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天气,大家都要按时把美味送到顾客手中。遇到特殊情况时,他们有时候会晚到几分钟,很多顾客表示理解,但有个别顾客的要求太苛刻。
魏启迪希望,他们在为顾客真诚服务的同时,希望顾客能给送餐员多一些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