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记者 万华翼/文 苏弼坤/图
2016年的“双十一”,各大网络平台促销活动火热,“清仓价”、“限时抢购”、“血拼24小时”、“逆天低价”、“双十一最省钱”等宣传语铺天盖地袭来,令消费者眼花缭乱,消费热情爆棚。
以前,“双十一”被称为“光棍节”。如今,“双十一”已经变成“购物狂欢节”,今年是第8个年头。
今年的“双十一”已经结束了。商家赚了个盆满钵满,消费者“买买买”了个痛快。
如今,随着网购的火热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快递包裹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客”。尤其在一年一度“双十一”狂欢购物节过后,包裹更是不少市民最期待的东西。市民小刘是众多等待快件包裹中的一员。小刘说:“我今年买的有狗粮、衣服、鞋、化妆品等。我的很多同事和朋友在‘双十一’期间都是‘剁手党’的成员,消费上千元的很普遍。虽然等快递有些烦心,但今年快递的速度比往年快了很多。”
记者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消费者网购商品较理性,倾向于到自己熟悉的网店购买商品。另外,购物时网页浏览次数明显增加,说明消费者网购前需要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更加理性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