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1月11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念爆米花那香甜的味道

发布时间:2016-11-11 07:50:08  

怀念爆米花那香甜的味道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本报讯    “记者同志,你知道爆米花的在哪儿摆摊吗?我们一家人都很怀念爆米花那香甜的味道。”昨日,家住市解放大道西段刘庄社区的张丽娟向本报记者咨询。

香甜的味道难忘记

对于许多市民来说,冬季每到夜幕降临时都会做一件既快乐又能满足食欲的事——爆米花。装上些玉米或大米,拿一个大大的袋子去排队,等待那一声声“炮响”,随后闻到一股股香甜的味道。

张丽娟小时候住在巷子的平房里,有很多充满乐趣的记忆。爆米花那香甜的味道一直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每当爆米花的车子光临,小孩子老远就扯着嗓子奔走相告。”张丽娟说,爆米花的一般都是老大爷,拉着一辆破旧的架子车,车上放着一个小火炉,上面横架着一口黑乎乎的“大肚”铁桶罐,一个木头风箱,还有一个尾巴长长的袋子。老大爷每每从袋子里变魔术一样倒出香脆的米花,都引得四周大人小孩的惊叹。

张丽娟回忆,每当爆米花的车子到来,妈妈总是唠叨说,糖精吃多了不好,但还是会把袋子里的粮食装满。

伴随着那声巨响,一把米变成了好几把米花,大家哄抢着抓了一把塞进嘴里。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至今难以忘怀。

张丽娟称,很多年过去了,市区现在很少看到爆米花的架子车。现在我市正在开展“双创”活动,估计今年再也闻不到那股香甜的味道了。

怀念炉火前“掌勺”的日子

爆香米、糯米、蚕豆、黄豆、玉米、花生、瓜子……这些对李方成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他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多少个夜晚,他都在市区忙碌,为很多市民送去了快乐,但是现在只能看着爆米花的工具躲在家中的角落里。

今年48岁的李方成是驿城区刘阁街道居民,走街串巷爆米花近30年。

李方成说,以前市区爆米花的生意很好,有很多市民和孩子排队。他会用一个小搪瓷缸量米。爆米花只能用糖精,白糖遇高温会变成液体,容易烧煳,影响米花的口感。在加糖精前,李方成会先征求对方的意见,不加也行。

“爆米花时要先放一勺面粉,这样就不会粘锅了。爆炸时的白烟就是面粉的飞尘。”李方成称,爆米花最重要的是讲究火候,欠火候米花生硬,难膨松,过火候容易煳。爆米花靠的是经验,粮食品种不同,时间也不一样。

今年,李方成没有拾起自己的手艺,因为市区不允许在街道上摆摊了。虽然冬季不用再忙活,但李方成还是很怀念坐在炉火前“掌勺”的日子,同时希望这种农耕文化的产物有所传承,不要消失在现代文明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