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未到 “购物车”先满
有人理性有人疯狂
□周刊记者 徐小防 文/图
明天就是“双11”了,网上购物的氛围也愈发浓烈,“全球狂欢抢红包”、 “省钱攻略”等活动的信息随处可见。
11月8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市民早已将网络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迫不及待地守在电脑和手机边,准备在“双11”这一天将自己中意的商品一扫而尽,但也有部分市民选择理性对待。
一市民购物车内的商品。
【“疯狂”一族买买买】
“最近我总能收到朋友向我推荐的既便宜又好用的商品的信息,如果看到好的东西,我也会同她们分享。总之,我们聊天的主题就是买买买。”市民邓女生平时购物精打细算,自然不会错过一年一度的“双11”。
邓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双11”,她一个小时就买了5000多元的商品。今年提前推出的预售母婴专场,更是让她手痒。
记者看到,在邓女士的购物车里,已经放满了尿不湿、奶粉、婴儿湿纸巾、婴儿专用洗浴产品以及玩具等,不少是已经付了订金的预售产品。
与邓女士一样,市民彭涛从10月就列出了购物清单。““双11”买冬天的衣服非常便宜。”彭涛表示,之前他看中一件近千元的大衣,“双11”打5折,500元左右就能买到。
90后杨茹也是“剁手党”里的一员,她的购物车里装了13件衣服、5件鞋帽、7件饰品、5件化妆品、8件食品、5件家居用品,还有7件户外运动装备。看着“购物车”,杨茹说:“这些都是我一个星期前精挑细选的,删掉哪个都不舍得。”
像这样准备在“双11”期间“剁手“的网购达人,记者身边有不少,就连微信朋友圈里,也充斥着各种买买买的消息。
【“理性”一族淡定对待】
与“剁手一族”的疯狂相比,也有一部分市民显得颇为理性。
市民小瑞告诉记者,她前段时间在网上看中了一款大衣,售价599元,她准备在“双11”期间购买。“前两天我翻看购物车时发现,这件衣服的价格居然变成了699元,比平时要贵100元。”小瑞认为,商家提高商品总价后再变相打折销售,看起来折扣力度不小,实则是在欺骗消费者,所以她不打算购买任何商品了。
说起去年“双11”的购物经历,市民孙青青也是一肚子怨言。“去年我一早就将想购买的物品放进了“购物车”,可是时间一到,很多东西瞬间就没了,比如衣服、鞋子,不是被一抢而光就是断码。”孙青青说,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双11”期间,她不准备再购买任何东西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相比不少女性的购买欲,大部分男性市民则会选择在“双11”期间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最近我刚搬进新家,开始着手装饰,发现需要很多东西,所以在“双11”到来之前便先选好,等“双11”打折的时候买齐。”35岁的王先生说,他平时虽然也喜欢网络购物,但还没有到着迷的程度,所以一般不会在网上花大笔钱买东西。但是今年不一样,因为有所需求,所以才会趁“双11”购物。
的确,经过了8年的疯狂,不少市民越来越理性。目前在网上购物的人已经不仅仅是年轻群体,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也已经形成了网购的习惯,但他们越来越偏重品质而非数量。
【“双11”购物须知】
记者查看淘宝、京东等网上商城发现,今年“双11”期间,大多数商家都采用预售这种方式,向消费者售卖商品。而在这些所谓预售的商品网页上,通常都有这么一条预售规则,就是在支付订金后,消费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尾款,如果超时将自动关闭订单,订金不予退还。收到货品申请退款时,如果判定非卖家责任,订金也不退还。因此,市民在下单前一定要了解电商的促销规则,并与卖家提前约定好退换货情况。
除此之外,在网购前,最好货比三家,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卖家信誉进行评估,避免购买到劣质商品。由于“双11”期间网购的成交量比较大,很多商家不得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退换货时间,一般会把时间压后,这样就跟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规定的“7天无理由退货”有出入。消费者如需要退换货,一般要等待超过7天的时间。因此,消费者在“双11”网购时,应注意保留广告截图、订单发票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