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0月31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俗文化展品仍无“安身”之处

发布时间:2016-10-31 08:21:41  

热心市民纷纷出谋划策

民俗文化展品仍无“安身”之处

愿意收藏者请与李辉福联系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本报讯   “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忙,希望我20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昨日上午,看到不断有市民打电话或者赶到家中给自己的展品出谋划策找家,李辉福十分感动。

本报近日刊发了《近千件民俗文化展品无处安放》一文,报道了工业集聚区烧山社区居民李辉福通过多年的收藏,在家里创办了民俗文化博物馆,展示以前的农耕文化,教育了后人。但是由于李辉福所在的居住区即将拆迁,他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将不复存在,近千件民俗文化展品也无处安放。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李辉福家,看到周边的房屋都已拆迁,只剩下他和几个邻居的房子孤立在一片废墟之中。屋里墙上悬挂的一些老证件已经被他收了起来,一些老物件也被他细心地打了包。

“这是几个老朋友要的,他们也不想看着我那么多年的心血就这样毁了。”李辉福抚摸着自己的收藏满眼不舍。

本报报道刊发后,很多热心市民打来电话,不但帮李辉福的文化展品出主意,同时还帮助找家。

“我自己也开了家民俗馆,如果老哥不嫌弃,可以把你的展品搬到我这儿来,我给你腾地方。”市民先生说,他对李辉福的付出和无奈深有感触,同时他也不希望这些老物件因为房屋的搬迁而流失,所以很愿意伸出援手帮一把。

一些市民还找到李辉福,购买中意的展品,想减轻李辉福的负担。还有一些市民建议市里的博物馆对李辉福的展品进行收藏,这样既方便大家观看,又能为博物馆里增加一些民俗特色。

“我们厂区里有许多厂房,而且集团也需要这样的民俗物品丰富集团文化。”驻马店驿酒集团的负责人也向李辉福伸出橄榄枝,希望能在场区开辟一个民俗展馆,为李辉福的展品提供安稳的家。

和李辉福一样苦恼的还有他的家人和朋友,因为家里还有一位重病号,李辉福两头操心,心力交瘁。这几天,参观博物馆的人多了起来,大家在帮李辉福出谋划策的同时,也为这样的民俗博物馆即将消失而惋惜。

因为有很多事宜还没有进一步协商,李辉福的民俗博物馆至今还没找到“安身”之处。有愿意收藏这些民俗文化展品的市民或者愿意提供场地者可与李辉福联系(13598919816),让他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得以传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