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王 捷
“我是个农村老头儿,现在家里走出几个大学生,还有几个硕士研究生。3年后,最小的外孙女也会进入大学学习。”说起自己的生活,王焕国说孩子们就是他的骄傲。他相信,有了人才,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孩子们的路也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王焕国今年71岁,来自新蔡县农村,现在市区生活。“我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只上个初小就辍学了。”王焕国说,他是家中长子,十几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一道担负起养家的责任,照顾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由于他好学上进,被当选为村里的民兵营长,后来因为他识字能写东西,又被调到当时公社办的厂里工作。虽然是农村人,但他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孩子们好好上学,走出农村。
王焕国有4个孩子,上世纪60年代,还是缺吃少穿的年代,但是他坚持让孩子们上学。那时候,很多家庭的孩子读完小学就辍学了,很多人说上学没什么用,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他却让孩子读完小学读初中又到县城读高中。为了让孩子上学,他比别人过得清贫,很多时候晚饭都舍不得吃,省下的口粮都送到学校给孩子们。王焕国和爱人始相信孩子们多读书一定有好处。
后来,王焕国的大儿子考入驻马店师范学校,毕业后留在市内工作。他的二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向哥哥看齐,都考上了大学,如今在县城和乡镇工作。子女都参加工作后,王焕国又把目光转向孙子辈。十年前,王焕国和老伴来到市区,专门照顾孙子辈上学。今年,他的大孙子硕士研究生毕业,二孙子又成了硕士研究生,还有一个孙女明年大学毕业,最小的外孙女正在读高一。“我现在的主要精力,是照顾好这个小外孙女,让她开开心心地学习。三年后,我们家最小的孩子也将成为大学生。”王焕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