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0月28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大院的“臭鸡蛋儿”

发布时间:2016-10-28 08:29:37  

□张纯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淡淡秋光》里提到他祖父在他家后花园的土山正面种了两棵碧桃和四棵香橼,还特意指出“橘逾淮南则为枳”是不对的。枳就是枳,而且对枳作了详细的介绍。这让我想到了其实在我的家乡枳也常见,是我非常熟悉的一种“童伴”。

南大院就是现在的159医院,不过,现在的159医院远比我童年时的南大院大多了,那时的南大院,名副其实是一所大院。它到底有多大呢?绕着大院走一圈,也就是两袋烟的工夫。我不吸烟,这是引用大人的说法。

南大院是意大利神甫姬天爵利用清朝政府“韩庄教案”赔款修建的一座教堂,这个洋人没有给教堂建造围墙,而是在一周栽种了香橼,也就是枳。

枳,生命力极其旺盛,而且浑身是刺,枝条交叉纵横、密密麻麻,人想进到院儿里除了大门,想逾枳墙而入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猫狗也要承受被尖刺痛扎的风险。

我和小伙伴们常常隔着枳墙望院兴叹。

香橼是常绿灌木,初秋时,白花朵朵,花落后结绿色癞皮般的果实。似橘而味涩苦,我曾试着吃过,不可咀嚼而且不可下咽,所以家乡人称它为“臭鸡蛋儿”。

到了深秋初冬时,“臭鸡蛋儿”由绿而黄。大人们摘了(不是南大院里的人,是南大院周边的乡民)可以卖钱,未成熟的叫枳实,中药铺的药师把成熟的枳剥下枳皮晒干,切片,是为中药材枳壳。

大千世界,无一物无来由,无一物无用处,唯有苍蝇蚊子之功用,老朽不知,尚待知者赐教。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