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0月28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侵害群众利益2603人被曝光

发布时间:2016-10-28 08:03:39  

 1884起不正之风和涉腐问题中 近六成涉民生资金管理使用

侵害群众利益2603人被曝光

 

昨天上午,中纪委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自20157月始,16次“每月通报”共曝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884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603人,其中有1227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占总人数的47.1%,其中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近六成涉民生资金管理使用。

 

6成问题涉民生资金管理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每月通报”发布数据显示,自20157月始,16次“每月通报”共曝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884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603人,其中有1227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占总人数47.1%。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16次“每月通报”的1884起问题中,涉及民生资金被冒领、截留、克扣、挪用等问题共1076起,占57.1%

基层腐败问题点多面广,在涉及民生资金管理使用的问题中有三类问题较突出:涉及种粮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问题330起、涉及征地拆迁补偿资金问题176起、涉及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问题102起,分别占民生资金管理使用问题的30.7%16.4%9.5%

惠农补贴、危房改造、征地拆迁领域都是资金密集型领域,往往容易成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高发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重点领域动真碰硬,坚决防止扶贫等民生资金卡在“最后一公里”。

 

套骗各类资金占36%

 

在本网“每月通报”的1884起问题中,679起涉及虚报套取、骗取各类资金,占总数的36%

经过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明目张胆的基层腐败有所收敛,但“虚报套取、骗取”隐蔽性强、手段翻新。“造假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无中生有、以假乱真;2.“张”冠“李”戴、欺上瞒下;3.以少充多、虚列虚增。违纪手段从最普通的虚报面积与人数、假借他人名义,到编造假合同假证明,利用假照片等,手段五花八门。

梳理中纪委官网“每月通报”的1884起问题,涉及金额在5万元及以下的有732起,占38.9%

一些发生在基层的腐败问题虽涉及金额不大,但啃食群众获得感,给群众带来“切肤之痛”,其恶劣影响不容小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侵害群众利益的各种“微腐败”要抓早抓小,严惩不贷,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和成效。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