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提起陈奶奶,家住市中华大道五巷的人都很熟悉。大家不但对老人熟悉,而且对她编织的物品也熟悉。很多邻居都跟着她学编织。
陈奶奶今年73岁,老家在平舆县,几年前来到市区跟着儿子一起生活。
喜爱编织
陈奶奶叫陈小秀,平时不太爱说话,见到邻居总是低着头打声招呼。“陈奶奶脸上、手上都有烧伤,听说小时候受了不少苦。我们都不愿意给她添麻烦。”陈小秀的邻
陈小秀的父亲年轻时是裁缝,方圆几公里的村民都找他做衣服。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但是陈小秀有一双巧手,从小喜欢刺绣,用棉线编各种东西。小时候,陈家发生火灾,熟睡中的陈小秀被烧伤,从此便不愿抛头露面,经常一个人在家编东西。
后来,陈小秀成了家,有了孩子,家人的衣服都是她的一双巧手做的。邻居慕名前来学艺,陈小秀从不吝啬,总是细心指导,传授心得。
多年前,老人在电视上看到有人串珠子串出了特色,就让子女买来材料和教材自己在家里学。蜻蜓、金鱼、蝴蝶……小小的珠子在陈小秀手里转眼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手工艺品。
邻居沾光
邻居们看到老人有这样的手艺,纷纷来学,陈小秀毫无保留地教社区居民。珠子的选材、串编的口诀、授课的方法都是老人精心设计的。一时间,老人家里十分热闹,好口碑人人相传。
前来社区办事的居民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要跟着老人学习。年纪最大的刘阿姨打趣说:“这个大妹子的手艺真不错,一些不起眼的珠子经过她的手后就是一件艺术品。”
“串珠是一件考验人的眼力、耐力的事情。一不留神,串错了,就前功尽弃。”陈小秀说,她爱好手工编织,如遇到不会串的学生,她会讲几遍,直到他们弄明白为止。
简单而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陈小秀的心声,体现了她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很多邻居都愿意和她聊天,去她家串门,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