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0月21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子两代人 义务修木桥

发布时间:2016-10-21 08:01:33  

□晚报记者   周心放

通讯员   郭玉霞   王有震

 

泌阳县马谷田镇罗店村村民陈传成父子两代人修桥补路,造福当地百姓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父子俩修桥270余次

 

陈传成的父亲陈德忠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活鲁班”,雕梁画栋无所不精。前些年,当他得知当地的铜山庙要进行修缮时,就主动要求献出自己的绝活,义务参加修缮铜山庙的工作。

陈传成父子经常为村民修桥补路做善事。罗店村的东边和北边被一条沙河环绕。由于河上没有桥,村民向北或向东出行时,要绕行几公里的山路。为了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陈传成的父亲陈德忠就自费买来木材,在村东和村北的河道里打桩后放上木板,架了两座木桥。由于木桥不太坚固,每年夏季山洪下来,木桥就可能被冲毁。木桥被冲毁后,陈德忠就再修。年复一年,陈德忠不知修了多少次。直到1997年去世,陈德忠一直坚守着这两座木桥。

从小耳闻目染父亲的善举,陈传成立志也要像父亲一样为村民做好事。

陈德忠去世后,陈传成继承了父亲的遗愿,代替父亲守护木桥。木桥被洪水冲垮了,他就重新再修,有时候一年要修好多次。据当地村民统计,至目前,陈传成父子俩相继架桥270余次。

贤惠的妻子涂相平非常支持陈传成的义举。有时候,看到丈夫一个人修桥忙不过来,涂相平就过去给丈夫帮忙。前些年,陈传成读高中的大儿子陈家兴和读初中的小儿子陈家顺也会在星期天和寒暑假时帮助陈传成修桥。

为了修桥,陈传成将自家房前屋后栽的树砍完了,就买木材架桥,后改用水泥板。花钱虽然不多,但由于修的次数太多,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荣获全市最美家庭称号

 

陈传成的家庭并不富裕,两个儿子也都读到了大学,全家仅靠6亩地的收入维持生计。有时候,陈传成也出去打工挣点钱。

有人对陈传成说:“你家恁困难,你还自己出钱为村民修桥,到底图个啥?”“我啥也不图,就图老少爷们儿出行方便。”陈传成坦然地说。

记者日前在当地采访时,马谷田镇政府75岁的退休干部朱本宇对笔者说:“高邑乡有条河,陈德忠父子也多次去修过桥。”

村民说,陈传成天生一副热心肠。一直以来,他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习惯,做的好事说不完。

2009年农历正月初五傍晚,陈传成开着拖拉机走亲戚回家。行至罗店村东的河边时,他看到河对岸的下坡处有一辆三轮拖拉机侧翻在公路右侧的沟内,三轮拖拉机司机的妻子和孩子受了伤,血流不止。陈传成见状立即过河把受伤的妇女和孩子抱上车,然后搀扶着司机上车,把他们送到马谷田镇卫生院抢救。直到母子俩脱离生命危险,陈传成才悄然离开。

20163月,陈传成的家庭荣获全市最美家庭称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