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河南作家李佩甫说,写作最重要的是开头,开头是为整篇文章定调,头开的好,写作就会变得很顺。其实,很多作家都强调开头很重要,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就是一座高峰,让人仰望到现在。一篇文章的开头重要,一本书的开篇更是如此。每一本书的开篇都熔铸着编著者精心编排思考,比如《诗经》的“四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就是说《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三字经》的开篇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短短的12个字,其实包含了很多信息,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今天我们不讲《三字经》,继续讲《增广贤文》,上次我们讲了这本书的整体,这次要讲的是它的开篇。《增广贤文》开篇是:“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诲:教诲、教导;谆:教诲不倦的样子;韵:文章;鉴:借鉴。单个字词解释过后,整篇文章的意思就清晰明了了,就是用以前圣贤们的言论,不厌其烦用来教导你;广泛搜集文章,汇编成“增广”,使你见多识广,增长知识和见闻。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来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
原文和解释都已经说过了,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把这几句作为开篇呢,有何深意?我觉得大家认真读两遍,再稍稍思考一下就会得到想要的答案。《增广贤文》的开篇明确了书的性质、由来和意义,即,性质是圣贤们的文章,由来是搜集整理而成,意义是用来教导人,让人见多识广。“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句今与昔的句子,说的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人看到的是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让人联想到一部史书——《资治通鉴》。这个开篇就决定了《增广贤文》的高度。
大家不妨结合同为经典蒙学读物的《弟子规》的开篇来,两者的开篇有一些相似之处。关于《增广贤文》,我们下次再讲。
(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