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9月30星期五

标题导航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景春书法印象

发布时间:2016-09-30 08:54:47  

 追求大、清、拙、厚境界

——黄景春书法印象

复件3.jpg 

黄景春

黄景春,河南省西平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被北京国艺美术馆、郭沫若纪念馆、袁崇焕纪念馆等多家收藏。

黄景春大气、率真,是圈子里公认的好人。

从其作品中不难看出他深谙历代草书名家笔意,作品气势奔放,任情恣性。笔势呼应顾盼,变化多端,放纵处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内敛处如千帆并立,蓄势待发。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契合,意象与视觉的交融,着实“养眼”。

黄景春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一直追求大、清、拙、厚的境界。大在于气势、气象;清,意在摈浊弃俗、去伪存真;拙,即为道法自然、天真烂漫;厚,就是重剑无锋。无论是临帖还是创作,他始终注重神似而不是形似,这不只需要技法的纯熟,更需要感情的自然流淌。我不止一次观摩过他的书写过程,无论是凝神深思,亦或是一挥而就,总是不拘一格,或拙朴,或清健,或超然。即便变化如此,整体风格仍能做到统一圆满,让人一眼便能识得“这是黄景春的字”。这样的风格贯穿在他的草书作品中。老子“知白守黑”的道家哲学流淌于笔端,笔过处字字如落叶纷披却不疾不徐,透露出质朴野逸之趣。

书内功扎实有根,书外功朴实无华,这是书家的一种境界。而每提及此,他总是一笑了之。在他看来,学艺之人该有大智慧与大境界,入展、获奖是对自身实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所参悟的那份生命的真谛。

景春的草书在书坛上得到普遍的好评。看他的作品,可以明确感受到他对传统经典的熟悉和掌握。他在用笔上讲求运用和控制笔锋的技巧,写出的点画不管浓枯轻重,都尽量保持锋颖的聚拢,从而保证了点画的饱满厚实。即使是写到枯笔飞白的时候,也能够做到点画起止有序,尤其是在点画疾徐轻重的节奏变化下,字形聚散正欹的姿态处理,墨色的浓枯虚实交替对比这一系列技巧书法上,都展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的个性化理解以及通过长期反复磨练所具备的能力。

在长期的学书过程中,他的注意力不仅在纸、笔、墨的物质层面,而且关注到书法作品背后所表现的精神层面,在临摹、掌握古人技巧的同时,更在揣摩书法艺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如何体现文化内涵的深层规律。应该说这种思考对于今天的书法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李鹏飞)

 

 复件1.jpg

 

 复件5.jpg

 

 复件9.jpg

 

复件14.jpg 

 

 复件 2.jpg

 

复件 4.jpg 

 

复件 6.jpg 

 

 复件 7.jpg

复件 10.jpg 

 复件 11.jpg

 复件 12.jpg

复件 13.jpg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