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科学应对挑战、保持定力、接续奋斗的五年,是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发展后劲逐步蓄积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明显改变、民生福祉显著增进的五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
市三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崛起目标,保持定力,开拓进取,着力抓好“推发展、促改革、保稳定、抓党建、惠民生”五项重点工作,“四个驻马店”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圆满完成了市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五年拼搏 成就幸福驻马店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五年来,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807亿元,年均增长9.7%;人均生产总值由14117元提高到26024元,年均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5亿元,年均增长14.8%。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96亿元,年均增长2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96亿元,年均增长15.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38亿元,较2010年接近翻一番。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粮食总产量达到151.8亿斤,实现“十二连增”。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9.2%,比“十一五”末提高9.4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二、三产业比重五年提高5.2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步伐加快,主导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显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全市的79%、82%。
高新技术、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健康发展,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2%。万元GDP能耗、节能减排等均完成省定目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基础支撑显著增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2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5倍,年均增长22.7%。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中心城区、县城及小城镇相继完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功能逐步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着眼于厚植发展优势,谋划实施一批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项目。
全市综合交通线网里程超过1.84万公里;完成了3座大型水库和160多座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实现全覆盖。电力总装机达到230万千瓦。
信息网络系统不断完善,全市乡镇以上区域实现4G网络光纤全覆盖,区域竞争力有了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活力凸显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持续加快,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缩减。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改革全面完成,医药卫生、投融资体制、土地管理、国资国企等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综合改革、住房保障、教育、文化、户籍管理等领域改革扎实推进。
开放招商成效显著,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五年实际利用外资15.1亿美元、利用省外资金898.5亿元,均为“十一五”时期的4倍。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608元和9174元,累计实现69.7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就业得到较好保障,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万人。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计生、养老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平安驻马店建设扎实推进,多次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
充分发挥人大权力机关作用,推动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专委会建设和代表作用发挥有了新进步。
积极支持政协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推进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合作共事,双拥、民族、宗教、外事、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文联、科协、残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
积极构建普法教育新机制,全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重要成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
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得到全面提升。
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形成了良好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