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刘金霞
“如果仅将《七月与安生》看成是一部两个女生爱上同一个男生的青春爱情片,那就太低估这部电影的价值了。《七月与安生》的故事从13岁说到28岁,这个格局本身就很吸引人。在我心中,《七月与安生》秒杀了一切国产青春片。”上周二,晚报15名微粉来到大商新玛特好莱坞国际影城,观看了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影结束后,微粉田冬霞说,这是她看过的最好看的一部国产电影,影片将两个闺蜜之间的相爱相杀表现得淋漓尽致。
性格迥异的两个女孩成闺蜜
女孩如何成为闺蜜?大概是因为爱好相似,脾气相投,个性相近等原因。而影片中的安生和七月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种女孩:七月柔情似水,安生热情如火;七月传统乖巧,安生叛逆张扬。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女孩,成了最好的闺蜜。她们互相窥探彼此的身体,共享家人的温暖,分享彼此的秘密,谈论理想,甚至一起约会。
然而,两个女孩谁也不快乐。七月从小就是老师、父母眼中的优等生,人生规划按部就班,考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孩子。她很想打破这些束缚,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然而,对男主角苏家明的爱使她一直压抑着自己,只能服从社会对贤妻良母的要求,做乖乖女。哪怕最后逃婚出走,都是因为要躲避家乡人的流言蜚语。
安生看似潇洒不羁,内心却非常渴望拥有家庭和关爱,“坏女孩”的形象使她仿佛拥有原罪,在面对七月时永远觉得低她一等,甚至被七月骂过“贱”。无论是七月还是安生,都没有办法摆脱社会、家庭、异性对她们的束缚,都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女孩之间的友谊既深刻又脆弱。影片中的男主角苏家明游走在七月和安生之间,他活在七月的现实里,亦活在安生的理想中,直到有一天,苏家明成为安生的男朋友,并在那天撞见七月。七月从怀疑试探到质问争吵,和安生之间的友谊就此崩塌。
随着友谊的破裂,七月和安生都已经不再是彼此眼中最初的自己,安生找了一份安稳的工作,嫁给一名憨厚顾家的老实男子。七月却狠心地放弃了自己的未婚夫和稳定的生活四处漂泊。当她们不再是闺蜜时,却过上了对方的生活。
剧情反转 “七月与安生”互换人生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青春片。或许很多观众通过表象看到的是两女一男的三角爱情关系,或者是七月和安生之间的友情纠葛,而整部影片更深层的主题则是关于女性自身的身份认同。”微粉田冬霞说,影片中,无论是七月与家明的初恋,还是安生与家明的秘密暗恋,都未过多着墨。这是因为,影片根本不关心家明到底爱谁,真正重要的是七月与安生的关系。
影片结局,七月在家明逃婚后不得已去流浪,安生选择嫁为人妻过安稳平淡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互换是被动的。七月死于生产时大出血,这既不是外部人物造成的,也非自己的选择,而是命运的无常。
影片中,安生非常爱七月,这种爱超越了家明,超越了亲人,超越了自己。她将七月当成自己的憧憬,当成自己下辈子要活成的样子来爱。因此在七月死后,她用七月的笔名,让七月在文字的世界里继续活着,将自己的人生让给了她,甚至替她抚养孩子,帮她延续自由的梦想。这两个结局,一个悲惨,一个快乐;然而一个是现实,一个是理想。
事实上,电影中的七月与安生不是对立面,而是性格中的两面,或者说是女生生命中的不同阶段。某一刻,你以为你是七月,却走着走着变成了安生;又或者,年少时一心想要成为安生一样的不羁少女,却渐渐更渴望安享一份岁月静好的平淡时光。
纵观本片,安生和七月好像一个人,一个活在现实中,一个活在想象中,现实中不能完成的事情,理想中的自己一定要完成。美好永远只存在于想象中。
人们常说,人最悲哀的事情是变成了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那种人。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也许,在另外一个世界,存在着不同的自己。
七嘴八舌
下一站:在影片三角恋的故事中,我没有看到夺爱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甚至也少有爱情的卿卿我我,它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一个动人的“情”字。无论是善良、宽容的七月,还是倔强、孤独的安生,她们都是愿意为爱牺牲、懂得宽容的女子。或许每个人都是“七月与安生”、平淡和激情、乖巧和叛逆的矛盾综合体。
小聒:我最近在看电视剧《麻雀》,对周冬雨饰演的“徐碧城”一角偏见颇多,我甚至开始怀疑周冬雨的演技。但看了《七月与安生》后,我突然明白了人物设定的重要性。因为周冬雨把安生演活了,那种痞气,桀骜与隐忍,分分钟都在颠覆着人们对她的认知及定位,也证实了她的演技。
紫馨:本片中,女人在爱情里不再是被选择的对象,而是掌握了主动权,这似乎透露出一点儿女权主义的味道。在经历了友情与爱情的种种之后,两人都完成了自身心灵的成长,都选择留在自己喜欢的那个时代里。
盛夏未央:电影配乐恰到好处,矫情的念白也显得文艺动人,画面光影交错,干净清新,是难得一见的国产佳片。演员方面,周冬雨的长相实在太学生气,不过好在她演技不错,感情演绎得很到位。马思纯长得略显老气而且并不文静,看上去更像是不羁的安生。
少年心:有对峙不狗血,有情怀不矫情。闺蜜情感,并没有打擦边球,恰到好处的情感刻画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画面很美,周冬雨与马思纯非常出彩,李程彬有点儿彭于晏的感觉。
(刘金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