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9月21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入中学,角色转变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16-09-21 08:56:46  

□周刊记者  张龙   /

“女儿进入初一已有半个多月,但不愿与新的老师、同学交流,对小学老师仍十分留恋,这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儿子从小学3年级开始学英语,但进入初一,仍感到英语单词难记,拼写容易错,该怎么办?”……近日,在采访中,笔者不时听到学生家长发出这样的疑问?

进入初中,孩子不能完全适应初中紧张的生活,不能很快完成角色转变,这在一部分学生中普遍存在。为了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初中生活,笔者采访了一些中学老师。这些老师建议,家长要在这个阶段了解并重视孩子的心理异常,帮助孩子尽快完成初中角色的转化。

jiaoyp160930.jpg 

中学生活一瞥。

学习中克服畏难情绪

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作业量大,如果这时候孩子出现畏难情绪,家长应告诉孩子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及时复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告诉孩子必须全力以赴,要勤奋、扎实,随意是绝对不行的。

不要太看重分数,偶尔没有考好,也不能打击自信心,鼓励并帮助孩子分析错题原因。准备一个错题本,将每次错题及时在本上重新做一遍。让孩子努力克服马虎,做题时精力高度集中。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现在的孩子大多比较娇惯,孩子往往有很强烈的优越感,凡是都以自我为中心,但班级是一个集体,唯我独尊必然要遭受挫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很可能会远离集体,甚至会激化矛盾。家长们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要培养孩子善于做自我批评、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教师和家长都保持相当的权威,而进入中学,由于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会有较多的民主意识,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这种民主,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任何时候,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都是大树的根,而学习成绩只是树叶、花果,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才有果实。因此,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才是育人的根本

孩子在真正成熟之前,家长还是要保持适度的权威,要立规矩、真督促,反对棍棒教育、盲目家教辅导。温馨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一个永远的心理依靠。父母和孩子要保持沟通上的顺畅,只有坦城的交流,才能实现两代人的成功对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