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少年只有一个肾,又患尿毒症
父亲自建无菌透析室为儿透析
不想眼睁睁看着儿子等死
□晚报记者 王 瑞 文/图
妈妈在给小俊豪做透析.
本报讯 “俊豪,起来吧,该换药了。”昨天中午11时,母亲郭喜梅唤醒儿子,并搀扶着他坐起来。郭喜梅拿出药,熟练地给儿子做尿毒症腹部透析。唐俊豪今年13岁,与尿毒症斗争已经7年了。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平舆县郭楼镇高平寺村大唐庄村小俊豪家。在该村,别人家都是两层小楼,而小俊豪家只有破旧的瓦房。堂屋异常简陋,里面摆着一张床、一张桌子,小俊豪就躺在床上,好像睡着了。看到记者到来,唐俊豪的爸爸唐爱民拿出家里唯一的板凳让记者坐。
6岁时患严重肾病
说起小俊豪的病情,唐爱民失声痛哭。小俊豪是唐爱民唯一的儿子,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6岁时,小俊豪突然出现呕吐,几天都没有缓解。唐爱民便带着儿子去了医院,检查的结果是儿子只有一个肾,并且情况很不好。随后,他便带着孩子去北京等地的大医院治疗。但是,小俊豪的病情并没有好转,他被确诊患尿毒症。
在医院里,小俊豪接受了腹膜透析手术,并植入了透析管。在接下来的日子,每天3次透析成了家常便饭。每次换药,小俊豪都要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疼痛。不仅如此,小俊豪每周还要进行3次血透,一次费用大概为400元,每月要花4000多元钱。普通透析每个月也要4000元左右费用。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这样的开销是巨大的。
父亲自建无菌透析室
为了省钱,唐爱民只能让孩子出院,在家自建无菌透析室为孩子进行腹膜透析治疗。郭喜梅便成了小俊豪的“私人医生”,消毒、换药、透析都是她操作。家里的一间卧室,便成了小俊豪的透析室。
透析室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无菌操作不严格可能会引起腹膜炎,不但达不到透析疗效,而且会出现其他不适。但是,小俊豪的透析室连个完整的门窗都没有。
透析室墙边摆着一台杀菌消毒机。唐爱民说,这是最普通的消毒机,是他的大女儿买的,花了大概3000元钱,这是家里最值钱的电器,也是唯一的电器。
不想看着孩子等死
唐爱民说,他平常给别人打零工补贴家用。妻子患有乙肝、风湿病,还严重贫血,没有劳动能力。孩子患病7年,所有的钱都花在孩子看病上了,而且还背了很多外债。医生说,小俊豪要恢复健康,唯一的途径是换肾。除肾源费用外,肾移植手术费需要10~20万,肾移植后每月服用的药物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为了给儿子治病,唐爱民已经没钱给正在上高中的二女儿交学费。女儿整天在家哭着说要去上学。
“每天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受罪,自己却无能为力。”唐爱民说,小俊豪的身体现在特别虚弱,除了上厕所和做透析的时间外,其他时间只能躺在床上,连走路都没有力气。
一个13岁的正常孩子,身高
“如果不及时手术,不知道他还能扛多久?”唐爱民说,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等死。
请有爱心的您帮帮这个可怜的花季少年,帮帮这个苦难的家庭。如果您想奉献爱心,请与记者联系15839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