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寿女性辞世
近400名亲友送行
其曾孙表示:她脾气大但心态好 祖母给她端茶送饭40年
与跨越三个世纪的宋美龄同年出生,却比宋美龄晚去世13年的四川成都天府新区119岁长寿老人付素清,今年9月4日上午永远地长眠在了她勤劳耕作40余年的屋后山坡上。就在去世头一天晚上,她还吃下平生最后两块回锅肉,更怜惜地给刚从外面回来的曾孙冷在军扇扇纳凉。
“曾祖母能活这么大年纪,见证中国半部近代史,除了她本身身体好,心态健康外,也与我83岁的老祖母形影不离地给她端茶送饭,同床伺候有关。”冷在军5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在他看来,老祖母40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换来了曾祖母的健康长寿,也带头践行了孝老敬老的良好家风。
家人给付素清老人过寿。
付素清老人生前自己切水果。
谈去世前后
曾祖母走得很安详
近400名亲友送葬
记者:曾祖母生前身体状况怎样?
冷在军(以下简称冷):她的身体自去年开始就不太好了,去华西医院体检,查出肝脏、肾脏功能衰竭。今年以来,她的胃口也大减,最喜欢的回锅肉也不怎么吃了。虽然眼睛因白内障而看不太清楚了,但是她思维意识却很清晰。
去世的几天前,曾祖母身体状态还有所好转。她去世前一天晚上,我从城里赶来看她。她一见我,便热情地招呼说,外面天热,让我进里屋。说着还拿起蒲扇给我扇风纳凉。对此,我很感动,将此拍成了短视频。但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与曾祖母的诀别。
就在3日晚上,曾祖母还罕见地吃了两块回锅肉,接着就躺下睡觉。第二天上午8时许,祖母准备好早饭,到曾祖母卧室叫她起床吃饭,曾祖母说不想吃,但又挣扎着要起来。因她站立不稳,祖母便扶着她坐在床边上。不一会儿,她突然倒在床上。祖母赶紧起身去看,发现曾祖母已经没有了呼吸。
事发突然,曾祖母没能留下一句话,但她走得很安详。
记者:老人后事是怎样安排的?
冷:按照我们当地习俗,曾祖母这么大年纪去世是喜丧,可以停放四五天。但是她一生节俭惯了,从不苛求我们给她买什么东西,也一贯反对铺张浪费。所以为了能使她走得安静些,我们也没有大操大办她的丧事,而是将她尸体停放一天后出殡。
由于时间紧迫,她的60多位后人来了50多个。一些远在外地的后人无法赶回家中,送她最后一程。曾祖母的棺木最后在近400名亲友的簇拥下,葬在了她勤劳耕作40余年的屋后山坡上,长伴早她14年去世的老伴墓旁。
论长寿秘诀
医生检测发现其细胞基因好
记者:付素清分别在116岁和119岁时先后获得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扛旗世界纪录机构颁发的世界最长寿女性证书和奖牌,到底有何秘诀让她如此长寿?
冷:也没啥秘诀,曾祖母就是细胞基因好。四川省保健科技学会基因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姜俊成曾专门采集了我曾祖母的口腔黏膜,并送到上海进行基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她的脂质代谢能力比较好。虽然她每天都吃回锅肉,但是却完全可以将摄入的脂肪代谢掉,不易引起血脂水平过高。
另外,姜俊成还发现我曾祖母身体里还有很多令人羡慕的好基因。比如她的钙磷代谢调解能力、叶酸利用能力都非常好,不容易骨折,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很低。
记者:她本身性格如何?
冷:她心态很好,对生死看得很淡。曾祖母生于1897年。当时家里穷,在她七八岁时就给有钱人家当了童养媳。身小体弱的她得天天干活,又吃不饱饭。于是,她决定逃跑。为了不被抓到,她躲在一座荒庙里,趁没人时,就去地里找红苕和包谷吃。直到风声过去了,她才去了山下姨妈家。后来在姨妈的介绍下,她嫁给了我的曾祖父。
就这样,任凭外面的世界怎样变化,曾祖母都和曾祖父在山村里静静地过着日子。我曾祖母生育有6个子女,目前只剩下祖母和小姨奶两姊妹。
记者:曾祖父曾祖母关系怎样?
冷:他们处得挺好。我是1984年出生的。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曾祖父在山上守果园,每天中午曾祖母拉着我的手,来回一个小时爬山路给曾祖父送饭。2002年,99岁的曾祖父过世。曾祖母神色悲戚,三天没有吃饭,站在门口,朝着远山望啊望,似乎期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她眼前。直到后来,在我们后人的日夜陪伴和安慰下,曾祖母才渐渐接受了老伴离去的事实。
喜欢边织草帽边看“白娘子”
记者:她平时生活状态如何,有无兴趣爱好?
冷:曾祖母没啥文化和爱好,最大的兴趣便是做农活。年轻的时候,她常常到屋后山坡耕作。后来年龄大了,爬不动了,她就在院子里捆柴,将柴火都砍成小段,方便祖母烧火做饭。
她作息时间很规律,晚上8时上床睡觉,早上6时起床,打扫院落。正因为这样,她的身子骨一直很硬朗,100多岁的时候还拄着随身的长棍去打院子里的脐橙,还采摘葡萄、枇杷等。曾祖母还喜欢用麦草编织草帽,一边织一边看电视剧,最爱看的电视剧是《新白娘子传奇》。
记者:她的脾气怎样?
冷:她性格比较急躁,想到啥说啥,但很快又忘却了。两年前,成都一家热衷于慈善的公司上门为她祝寿,大伙围着她又是拍照留影,又是大声喧哗,惹得她火冒三丈,当众发飙,破口大骂。搞得那些人脸上很难堪,悄悄地开溜了。事后我再说起此事,曾祖母说不记得有过这回事。
曾祖母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从来不计隔夜仇,也喜欢热心帮助他人。20年前,村上修路,看着工人冒着烈日干活,近百岁的曾祖母立即从家里提了一壶白开水,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人送去。
议孝顺家风
祖母默默伺候老母亲40年
记者:现在农村的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挣钱,你们家是什么状况?
冷:作为曾孙辈,我们确实是外出打工了,但是家里一直有祖母徐淑华在照料曾祖母。自上世纪70年代,祖母将其母亲、我的曾祖母接到家中,一照料便是40年。她们俩早已习惯了默默无闻地相依为命。在我的记忆当中,祖母年轻时不管因何事外出,晚上肯定准时回家给曾祖母做饭。
这几年,曾祖母年岁大了,身子虚弱了,祖母更是寸步不离地在她身旁照料着。她们的卧室里摆放着两张床,祖母睡在其中一张床上,时时照顾着曾祖母,怕她晚上蹬被子着凉,也生怕她起夜时摔倒。
饮食上,曾祖母喜欢吃粗粮,早上能喝一碗稀饭,中午和下午都能吃二两最爱吃的回锅肉。心情好的时候,一小碗回锅肉她一天就吃完了。但从去年开始,脏器功能老化衰退的她,吃得最多的则是祖母焖得烂熟的青豆、蒸过的南瓜和红薯,喝得最多的是白开水,不爱喝炖汤。
八旬老人仍徒步为母亲买香蕉
记者:能讲讲您祖母与曾祖母之间相处的细节吗?
冷:这几年,曾祖母110多岁,祖母也80岁了。她们的耳朵都背,所以除了彼此嘀咕一些琐碎的小事,更多的时候是默默地相互陪伴着。
前年,有一次,曾祖母想吃香蕉,外面下着大雨,路上都是泥浆。祖母二话没说,徒步8公里山路从镇上买回来一公斤香蕉,周围邻居都为祖母如此孝顺的行为感动。
如今,119岁的曾祖母寿终正寝了,祖母将她生前所用过的衣物全焚烧了。在她看来,这些衣物都是曾祖母极为熟悉和喜爱的,所以在天堂那边照样能够用得上。
记者:那您小姨奶,也就是您曾祖母的小女儿以及其他子辈孙辈都孝顺吗?
冷:她住的地方离我家有20多公里,但是只要一听到曾祖母生病了,或者有其他事了,她会立即赶过来。我祖母这么孝敬老人,作为孙辈,除了逢年过节,我们也会时不时抽空回来看望曾祖母,逗她开心。
我在成都的餐馆里做厨师,只要一得闲,我就回来给曾祖母做圆子汤、回锅肉等;而我表姐妹们则给曾祖母剪指甲、洗衣服。我想正是我们这个敬老爱老的大家庭,才使得曾祖母如此长寿。
在她驾鹤西去后,大家也都觉得没留什么遗憾,只有温馨的回忆在脑海里永驻,也呈现在客厅墙上那60多人的全家福里,子孙们簇拥着头戴蓝色头帕、一身粗布衣服打扮,却又神态安详的曾祖母。
数据
成都百岁老人
去年底有846人
根据《成都市2015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成都市百岁老人共计846人,比前一年多了40人。这846位百岁老人中,依旧呈现“阴盛阳衰”之势,男性259人,女性587人。
据成都市老龄委统计,截至2013年底,成都110岁以上老人共有9名,排在付素清之后的分别是崇州的雷杨氏、温江区的唐志渊、双流区的朱郑氏等。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