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将任康复国际主席
福利补贴将惠及2000万残疾人 “十三五”期间将建国家级康复大学
在昨天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残联副主席鲁勇表示,2015年全国有2600多万持证的残疾人中,只有不到30%的人得到过康复服务,康复服务参差不齐。全国现在只有70多所本、专科院校开设了康复专业,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康复学科体系。
福利补贴惠及2000万残疾人
张海迪介绍,2016年,国家建立的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将惠及2000万残疾人。不断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580多万贫困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显著加强。
据张海迪介绍,近年来,1000多万残疾人得到了康复服务,一些残疾儿童实现了随班就读,很多残疾考生通过便利措施参加高考,这是从2015年开始的,可以让残疾考生使用盲文、大字版,还有其他方便的辅具参加考试。2015年就有8500名残疾人被高等院校录取。一些重度残疾人得到照顾。北京已经建起380多所温馨家园,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等服务。
7成多残疾人未得到康复服务
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副主席、理事长鲁勇表示,残疾人脱贫难度大。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残疾人不能掉队。如果全国人民奔小康,少了8500万残疾人,就不是真正全面的小康。
目前,还有很多残疾人没有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得不到康复,自己的身体不能得到解放,家庭也不能得到解放,贫困也就不能很好地解决。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是残疾人奔小康的难点。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有2600多万持证的残疾人中,只有不到30%的人得到过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还是参差不齐的。全国现在只有70多所本、专科院校开设了康复专业,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康复学科体系。为此,在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时候,我们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就建立康复大学提出了可行性的论证,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划编制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
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表示,“十三五”期间将建立国家级康复大学。
康复国际1922年成立于美国,现有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包括全世界残疾人权利和康复领域的主要组织和机构。
康复国际积极倡导残疾人康复和服务,在推动发起“联合国残疾人年”、实施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制定残疾人通用标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10月,中国残联的张海迪在华沙会议上被选为康复国际候任主席。
昨天上午,张海迪表示,今年10月正式交接工作,她将赴爱丁堡出席世界康复大会,并在大会上就任新一届的康复国际主席。“我希望能够和康复国际的同志们分享更多的经验,包括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经验,共同推动我们国际残疾人事务的进步。”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