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 拔火罐进入“高峰”
□肖婷婷 文/图
秋季到来,天气转凉,笔者发现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拔了火罐,想祛除体内的寒气。有些市民为了省事,就自备工具,自己在家拔几罐。
然而,看似简单的拔罐,操作起来却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近日,一市民在家拔罐时,竟把自己拔“坏”了。
市民在家拔火罐需谨慎
入秋之后,家住市白桥路的赵立军一直觉得腰酸背痛。
据市中医院针灸科主
王会丽告诉笔者,拔火罐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儿”。“在正规医疗机构,拔罐的医生都经过专门的培训,拔罐的时候怎么找穴位、下手多轻多重都有讲究。”王会丽说,拔火罐最好选择正规医院。
拔罐不当会损害健康
“民间有‘针灸火罐,病好一半’的说法。拔火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因为拔火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许多家庭都备有火罐,如玻璃罐、竹罐、真空抽气罐等。身体不适时,很多人会选择拔罐疗法来治疗。但居家拔火罐不可大意,否则,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适得其反。”王会丽说。
王会丽介绍,传统中医疗法里的拔火罐,是用杯罐吸附在人体穴位或某个疼痛的局部,达到治疗的目的。“自己在家拔火罐,首先要看部位是否正确,拔火罐不只是哪儿疼在哪里拔。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还要在疼痛的相关穴位拔火罐,才能达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还需要在其他部位的穴位拔火罐。很多人并不了解人体的穴位分布情况,最好在拔火罐前咨询正规的中医师。”王会丽说。
自行拔火罐前要咨询医生
“拔火罐虽是一种简便的传统中医治疗和保健方法,但必须明白,在家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且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另外,它不是适合于任何人。”王会丽说,有传染病、心脏病、血液病、皮肤损伤的人不能使用。
“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到医院治疗,以免贻误病情。”王会丽说,由于拔罐疗法经济实用、简单易学,不少中老年朋友便自己在家施治。但拔罐有不少学问,既要熟知穴位,又要掌握手法,最好由专业医师操作。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如烫伤、损伤皮肤,甚至加重病情或致病。
拔罐过程中,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等症状,此为晕罐,应立即停止拔罐。王会丽介绍,拔火罐后不宜洗澡,由于拔火罐后,皮肤处于被伤害的状态,这时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如果洗冷水澡,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感冒。从未拔过火罐的人,拔火罐前最好咨询专业的医师,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