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犯登门送手机植入木马病毒
深圳一独居老人被骗1156万元
记者昨日从深圳市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局获悉,深圳警方26日下午接到一重大诈骗警情,深圳一位78岁的独居老人遭遇新型电信诈骗,被骗1156万元。
据通报,
从20日开始,老人的银行账户开始连续向诈骗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网上转账,共计63笔,一直持续到26日,共被转走了1156万元,直到受害人的银行卡所属的网点打电话告知,老人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并于当天14时报警。
据介绍,接报后,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从26日15时开始启动紧急止付,截至当天21时,中心资金链处置工作人员共在工商、农业、中国、建设、交通、民生、兴业、邮政储蓄、浦发、广发、中信、平安、北京、光大、华夏、宁波、招商、长沙、上海农商、哈尔滨、龙江、天津农商、河南农商、北京农商、南京、上海、青岛银行等27家银行和中国银联专家团队的协助下,追查了五级、593个账户(包括外地账户584个)。
据通报,启动止付时,受害人转出的1156万元已全部分散到593个账户并被取款,其中大部分取款点在境外。目前,深圳警方已成立专案组全力展开案件侦查工作。
[ 相关 ]
网购身份证银行卡成黑色产业链
每套500~1300元钱
近日北京警方破获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用他人的银行卡盗取一公司账户600多万元,警方当场起获数十张身份证、银行卡。记者调查发现,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U盾、开户资料,这样一套证件在网上被叫价500元到1300元。网上非法买卖身份证、银行卡已成为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嫌疑人网购87张银行卡洗钱
网购身份证、银行卡的黑色链条浮出水面,是缘于近日北京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
在这起案件中,一家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掌握了公司与银联的密钥,伪造指令让银联向指定银行卡打款。
一年多的时间,犯罪嫌疑人转账1800多笔,致使该公司损失约600万元。犯罪嫌疑人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信息,网购了大量银行卡,将公司的钱转到网购的银行卡上,之后再取出,存到自己的卡里。
尽管犯罪嫌疑人努力隐藏自己,但警方还是获取了银行卡及取款人的信息。警方查到此案共涉及87张银行卡,这87张银行卡被嫌疑人转账用,成为犯罪嫌疑人洗钱的工具。
据犯罪嫌疑人介绍,身份证是网上购买的,身份证、银行卡、U盾、手机卡、开户资料,这样一套资料售价在500元到1300元,犯罪嫌疑人花费了上万元购买这些证件。
网上贩卖已成黑色产业链
网上是否能买到身份证、银行卡,记者做了调查。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关键字“身份证”,一个名为“××证件8号客服”的商家出现。
当询问是否可以购买身份证时,商家发来一个链接,并称可以自己挑想要的身份证。网页内有50张身份证照片,每张售价在500元左右。
而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银行卡”时,看到多条公开叫卖银行卡的信息。记者添加了几个QQ号码,以买主的身份询问是否售卖银行卡,均得到了肯定答复。
最终在一名为“诚信”的商家处,记者以700元价格谈成一套,货到付款,最初其要价1300元。“诚信”说现在单买个身份证需要三五百元,一个手机号100元,加上办卡费用、住宿费、路费,一套证件便宜不了太多。“诚信”说他们的身份证都是公安系统查过的,不是假证,否则办不出银行卡。
据多地警方披露,近年来网上贩卖身份证、银行卡日益猖獗。身份证的来源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丢失的,另一部分是自己卖的。一些城郊或农村地区的人,因为觉得身份证平时不怎么用,卖了还能得几十元甚至上百元钱,所以就卖给了别人,之后自己再补办一张。他们对身份证会被利用从事违法活动也缺乏认知。而不法分子在获得身份证后,就会选择与身份证主人容貌、年龄相似的人员到银行办卡。
目前,网上非法买卖身份证、银行卡已成为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产业链主要是三个重要环节:收购身份证、冒名办银行卡、网上卖银行卡。
(本版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