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龙夺冠后庆祝。
老国王的退位和新国王的加冕,前前后后不过3个小时。
虽然“丹哥加油”、“林丹加油”的呐喊声,响彻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铜牌争夺战的始终,但当林丹决胜局再次面临对手的3个赛点时,没能起死回生,最终以18比21输掉这一局,错过了铜牌。“我希望能够为国家夺块牌,但如果你尽了很大的努力,结果不是那么理想,我也可以接受。”林丹说,对于自己是否要打下去,“经过很长时间的备战,精力、体能消耗很多,想先好好休息一下再去考虑下一个周期。”
林丹黯然从看台前走过,缓步离开球场时,赛场肃静了。然而一个小时后,当谌龙双膝跪地掩面哭泣,随后兴奋地将自己的两把球拍全部丢上看台仍意犹未尽,又将自己的球衫也扔向兴奋的人群时,人群一阵欢呼尖叫,哪怕是接受新闻采访时,一侧的观众也不断地呼唤他的名字。
一直扮演陪太子读书角色和阴谋夺嫡者角色的马来西亚名将、“千年第二”李宗伟,这一次虽然手刃了老国王,迈过了之前一直迈不过的坎儿,但最终又被新国王撂倒。虽然他赢得了尊敬的掌声以及同情的目光,可这与那无比的奥运冠军荣耀和马来西亚前无古人的奥运金牌相比,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安慰一颗即将永远离开赛场的心呢?
在20日晚的决赛中,李宗伟并非没有机会。他在经验上占据着优势,谌龙在首局11比9和12比9的两分,就急躁地用完了“鹰眼挑战”的机会。但“拳怕少壮”的道理,在34岁的李宗伟与小他6岁的谌龙之间反映得淋漓尽致。李宗伟创造的很多机会,却都被谌龙几乎是下意识地划拉过网了,那完全是本能反应,但质量竟然也很高。特别是谌龙在场上的突然加速,连续的突击施压,这些都是李宗伟所没有的,他一如既往地拉放吊,但对于年轻、充满活力的谌龙,效果却微乎其微……
无论是黯然离去的老国王,还是始终扮演陪衬角色的李宗伟,又或是拿到铜牌的丹麦人安塞隆,他们都是这一天的失败者。成王败寇,亘古不变。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就被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指为“林丹接班人”的谌龙,时隔4年终于在里约成功登基。一个王朝就此更迭,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
谌龙称王
“今天我夺冠的意义,就是中国羽毛球队最后拿到了这枚金牌。”在20日晚男单决赛后的这句回答中,谌龙有意识地压抑了自我的存在。当有记者问,在领奖台前他为何不住为李宗伟鼓掌时,谌龙答:“三届奥运会银牌的价值远远高于这一块金牌。”这就是新的羽坛王者谌龙在称王之时所展现的性格特质。
事实上,里约奥运会备战周期,谌龙位置尴尬:林丹、李宗伟的光芒还未散去,安塞隆等羽坛新秀已经苦苦相逼。4年来,谌龙的表现浮浮沉沉,其间既有2014年和2015年世锦赛夺冠,也有汤尤杯、亚运会等几次团体赛掉链子。“这3个月,从汤姆斯杯输后,中国羽毛球男队确实背负了巨大的压力。”谌龙夺冠后说,“夺冠我感到很高兴,能够站在最高领奖台上,这和中国羽毛球队每个人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世锦赛每年一次,奥运会4年一次,这就是它们的区别。”谌龙在登顶奥运后,这句话已告诉所有人,这个冠军已经开启了自己的王朝。
林丹退位
“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当晚丹麦选手安塞隆拿下最后一分后,输球错失铜牌的林丹说。
决赛1比2不敌李宗伟,铜牌争夺战再次以1比2输给安塞隆,林丹结束了自己的里约奥运之旅。这个结局并不圆满,特别是从四分之一决赛开始,林丹已经连续三场比赛打满三局。而这三场打满三局的比赛的第二局,在许多人看来,林丹是不该输的。“其实昨天高质量的对抗,怎么讲,体能肯定会有些下降。”20日晚输给安塞隆后,林丹在回答第二局的溃败时说,“在第三局一度把比分追上去,有两个机会球,但都是安塞隆得分。所以我觉得这就是竞技……”他其实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了第二局的溃败,如果不是连续在三场比赛的第二局出现问题,也许他不会打得那么吃力。
林丹确实老了,也许第二局他无法集中精力,也许第二局刚好经过体能的极限期。也可能,当体能和精力都不在巅峰期,人世间的各种荣誉都已经拿个遍后,他的进取心已经不如从前。但无论如何,林丹被视作羽毛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单打运动员,2008年北京、2012年伦敦两届奥运会夺得男单金牌。33岁的“超级丹”把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汤姆斯杯、苏迪曼杯、全运会等所有大赛金牌都拿过两遍以上,创造了羽坛史无前例的“双圈全满贯”壮举。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