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夺宝”走红 市民争相参与
律师:理性对待,不要贪便宜
□董莉莉 文/图
“中了,中了,我真的中了一部手机!”市民小敏激动地说。近日,小敏看到朋友们都在网上玩“一元夺宝”游戏,就花了一元钱试试运气,没想到幸运地中了一部苹果手机。
笔者了解后发现,所谓“一元夺宝”活动,是近年来在网上流行的一种营销方式,即只花一元钱,就能买到苹果手机、黄金项链,甚至宝马汽车。网站将每件商品平均分成相应的“份额”,每份1元并对应一个夺宝号码。当商品的所有“份额”销售完毕后,网站会计算出1个幸运号码,拥有幸运号码的人就可以获得这件商品。
据了解,随着“一元购”越来越火爆,参与人数增加很快,有的人幸运中奖,有的人参与多次却一无所获。
一名市民正在参加“一元夺宝”活动。
现象
笔者在百度上输入“一元购”,出现了诸多名为“一元夺宝”“1元云购”“一元抢宝”的网站,各个平台的操作方式大致相同:用户注册登录后,在首页上就能看到手机数码、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商品,有的平台甚至推出了黄金、汽车和房子。用户可以在网站上选择自己想购买的商品,商品会实时显示“已参与”“总需人次”“剩余人次”等信息。选定购买的份数或人次后,就可以付款,获得号码,然后等待“幸运号码”的揭晓。这些平台的操作流程简单,加上手机客户端和网上快捷支付的操作很方便,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
笔者在多家网站上看到,一些热门商品参与度很高,比如一部苹果6S手机,5分钟就能完成从商品上架到揭晓获奖用户的全过程。
调查中笔者发现,“一元夺宝”的诱人之处在于它抓住了一部分想占便宜的人的心。
一元买手机、一元买电视、一元买汽车,在这个以小搏大的活动中,有的人随手一试就撞了大运。小敏表示,自己中的这部苹果手机仅过了几天就寄到家里了,对方没有收取其他费用,她感觉不错。
市民褒贬不一
“我觉得挺好的,一元中了一部苹果手机,怎么想都觉得划算。除了我之外,我的一个朋友也中了一部手机。反正投钱少,又有中大奖的机会,我肯定会继续参与的。”小敏说。
“一元夺宝活动,现在购物网站基本上都有。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参加,反正花的钱不多,能中最好,不能中也就一元钱,无所谓。”市民刘威告诉笔者。
不过,每次活动能成功“夺宝”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的钱都打了水漂。市民刘志恒表示, 他之前在一个知名的购物网站上参加了好几次这样的抽奖活动,虽然是一元购物,但如果想增加某件商品的中奖概率,或是购买多种商品,累计的花费还是不少的。“我已经花了300多元钱,但什么都没中过,感觉这种活动不太靠谱,等于给别人集资了一元钱。”刘志恒说。
应理性对待
笔者在网上查询后发现,近年来,媒购委不断接到投诉,反映网络上一些购物平台以电子商务创新的名义,开设所谓“一元夺宝”或“一元云购”等打着网络购物的幌子开展变相赌博的行为以及其商品售后维权难等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看,一元购的营销模式同样经不起推敲。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而一元购网站上的很多商品价格都超过了5000元。”律师窦献威说。但是笔者发现,为了让商品上架,一些网站大都标注了“长时间的商品使用权”,比如商品获得者拥有一部手机的10年免费使用权,没等使用权到期,若商品接近报废,网站不再回收,既便于商品销售,也不会影响获得者的使用权。
窦献威认为,这种标注使用权的做法实际是商家规避法律的手段,存在不少隐患,一旦出问题,消费者权益很难得到保障。“一元购平台多数在打政策擦边球,缺少正规电商平台的规范管理,比如用户反映中了商品对方不发货、产品质量没保障、退换货十分困难的情况,但常投诉无门。”窦献威说。
笔者认为,一次两次地投一元钱不多,但如果上瘾,或者有很高的期望,就可能会频繁甚至大量购入,有点儿像变相参与赌博活动。市民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陷入这种销售陷阱,还是应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