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苏莉 实习生 余峥 文/图
王老师为小记者讲解制作过程。
王老师为小记者指导。
认真制作香包。
“看看我做的西红柿小香包。”
这个香包好大啊 。
小记者们被精美的香包所吸引。
小记者们与王彩虹在一起。
穿针引线,缝出精致的香包。8月7日下午,天中晚报精英小记者们来到驿城区老街街道邓瓦房社区,跟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彩虹学习传统文化,制作香包。
刚走进王彩虹的工作室,小记者们就被房间内挂着色彩鲜艳、制作精美的香包所吸引,他们惊叹不已:“哇,好香啊!”“我可以学制作这么漂亮的香包吗?真的很喜欢”……
“只要用心学,都能做出来!”王彩虹对小记者们说,她的工作室之所以选址在这里,是因为这是她姥姥的家。从小她就跟着姥姥生活,制作香包是姥姥的拿手技艺,每到端午节前夕,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前来跟着姥姥学习制作香包。那时候,她也被这些精美的香包所吸引,跟着姥姥学习。长大后,她发现这些香包除了在端午节送给家人的礼物外,还可以当做精美的饰品,放在家里装扮家庭,既香气扑鼻,又有家的温馨。
她便开始在继承姥姥原来的传统制作中,开辟更加新颖的制作方法,受到人们的喜爱。渐渐地,这个工作室的产品越来越有名气,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温州、洛阳等地,很多全国各地的大型会议主办方也邀请她前去展示技艺。王彩虹带着她的香包,走遍全国各地,成为驻马店的一个名片。如今,王彩虹工作室的香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周边的乡亲们也加入其中,制作香包成了这里独具的特色。
听着王老师的讲解,小记者们更是跃跃欲试,被香包的制作过程所吸引。“慢慢来,我来教大家。”王彩虹说,她为小记者们每人准备了一块圆布、一根针、一根线、一袋香料,并带领小记者们认真制作西红柿小香包。穿针引线,对于小记者们来说,很陌生很新奇,拿着针线的小手看起来很别扭,但大家都很有耐心。
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包,小记者有说不出的开心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