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8月12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布时间:2016-08-12 08:26:02  

□吴工平

流行词:拜金女   拜倒

 

一个会意字,有手形符号相会而成。最早时,它记录了非常规范的礼仪形式:必须是男人,跪在地上,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拜神灵、拜祖先、拜长者、拜恩人、拜长官成了其主要方面。渐渐地,女人也加入了礼拜的行列,拜了几千年,终于定格成承载着敬仰、尊重、感恩等信念的礼仪。由一种维护社会机器正常运转的规则,积淀成了能够主宰民族灵魂的精神。

一个拜字,包含了中华众多的交际规则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拜把子,在古代是备受推崇的义结金兰之举。一旦结拜之后,不求同生,只愿同死。结拜弟兄间的关系高于任何关系。维护这样的关系,成了其成员必守的信念和规则。这等潜规则,是在家天下权力模式主导的社会关系中孕育出来的畸形规则。虽然弘扬了人性里诚信、仁义、奉献等美德,但不幸的是只为了一个小团队,从现代关系看不过是结小团伙,立小山头,搞亲亲疏疏。把几个人的一切利益看得高于众人,这对于团队外的人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拜根植于封建等级制度,夹杂着深厚的偏狭色彩和等级意识,这一点从它本身的结构关系就可以看到。它的左右两个部分的地位就意味着不平等。左边部分的形象是头上飘忽,身上单薄,脚下不牢,像在行礼的动作,堪作施拜者、被支配者;右边则沉稳厚重、大气端庄,所以是受拜者,是核心,是统帅。左边的部分显示出了动态,右边部分是静态。正是由于一动一静,实现了礼制的平衡,维护了礼拜体系的长期稳定。

经历了现代文明洗礼之后,它身上的落后等级成分像污垢一样被冲进历史的下水道。当然,没有了曾经可以攀附的权势,它也失去了旧时那傲人的风采,质地严重缩水,差不多落魄成了随风飘荡的礼仪躯壳。不过,对于人们而言,旧的包袱被甩掉了,新的问题却来了。人的胆儿大了,手脚懒了,心没有那么诚了,于是站在那里鞠个躬,双手抱拳晃一晃也叫拜了。还有,拜神拜主的少了,但拜的对象与动机变得复杂起来。拜因而有了更强的功利性,有人拜权,有人拜金,有人会拜倒在石榴裙下……拜得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奴性十足。

不得不感慨,眼前的它已经变得真真假假,让人难以捉摸。换一个思路分析,发现左边的那一个更像是假的。站姿潇洒,动作优美,样子做得虽好,却是掩饰不住的贼眉鼠眼、轻佻浮躁。虽然拜的动作足够标准、相当迷人,但很有可能像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估计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时候,拜的动作一定相当精彩,这样,鸡就被勾引得歪着头瞪着眼看,终于看得两眼迷乱,不再有防备之心,黄鼠狼便如意得手。它还可能是一种缘于利益的表演,给您拜了,您就要给报酬。右边的部分可能才是真的拜,但是,它却常常被遮挡在假的后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