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8月08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强妈妈身患重病还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发布时间:2016-08-08 20:07:00  

多次住院,她一个人一路走来

身患重病还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坚强妈妈勇于面对困难,为自己争取时间

 

□晚报记者  田立东

 

本报讯   没有人陪伴,也没有人陪护,一滴、两滴、三滴……在医院病房里,她一个人盯着吊瓶,无聊地数着输液的滴数。今年32岁的陈瑞因病已在医院化疗9次、放疗两次。她一个人在医院和家之间来往,住院时偶尔有亲戚和朋友陪同,但每次她都很坚强、乐观,因为她要给子女当一个好榜样。昨天,记者联系到陈瑞时,她正在发愁这次住院是否要带上12岁的女儿。

患重病,家里的男人都外出打工了

陈瑞是驿城区水屯镇新坡村村民。2014年,陈瑞在医院检查时被告知得了颅鼻沟通型神经母细胞瘤。此时,她刚满30岁,以后的路还很长。陈瑞决定和病魔展开一场意志的较量。在丈夫的陪同下,当年5月,陈瑞在北京接受了病灶切除手术。

在手术前,医生告诉陈瑞,该病已是中晚期,神经母细胞瘤很难根除,切除后也有可能复发。果不其然,4个多月后,癌细胞已扩散到陈瑞的脖子上,她在医院又被查出患淋巴瘤。

由于无法进行病灶切除手术,陈瑞从此走上了化疗、放疗的治疗之路。“化疗一次需要6000多元钱,截至目前,我在医院已经进行了9次化疗、两次放疗,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光了。”陈瑞说,她家有5口人,一个女儿和一对双胞胎儿子。生病后,她的公公和婆婆也和他们住在一起,方便照顾孩子。积蓄花光了,还背上了6万多元的债务,陈瑞的丈夫张涛和父亲只能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护士问:你是病号,还是病号家属?

陈瑞告诉记者,暑假结束后,她的两个儿子都该上小学一年级了。这倒让她心里轻松一些,因为上小学后孩子的开支可以减少一些了。

从开始每隔3个月化疗一次,到现在每隔20天化疗一次,化疗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花费越来越多,陈瑞只能选择离家较近的驻马店肿瘤医院住院治疗。每次住院治疗,陈瑞都很少有人陪同。这一次,她在考虑是否带12岁的女儿帮助一下自己。“以前住院时,我大都是一个人去,一个人回,偶尔有亲戚和朋友陪同。刚住院时,护士看到我会问:你是病号,还是病号家属?我告诉她:我是病号,就我自己。”陈瑞笑着说,这么多次住院,她都坚持下来了。

公公和丈夫外出打工,婆婆一个人要照顾3个孩子,所以,每次住院陈瑞只能一个人。每天输液,陈瑞都不敢睡觉,她要盯着输液瓶,快滴完时要及时提醒护士换药。看着病友在输液时睡觉,陈瑞非常羡慕。无聊的时候,她会在床头数着输液的滴数。

坚持下去,为孩子做好榜样

陈瑞告诉记者,她家虽然有5口人,但只有丈夫张涛有责任田,家里的收入很少,只能外出打工挣钱。

“张涛和父亲走后,家里就剩下老弱病人了。”陈瑞说,张涛还有爷爷奶奶在家需要照顾。看着张涛60多岁的父亲外出打工,陈瑞心里很不是滋味,担心老人的身体。再看看3个年幼的孩子,陈瑞没理由不坚强起来。“现在,病魔只有在身体上给我带来疼痛,在心理上我早已战胜它了。”说话间,陈瑞笑声不断。

“为了孩子快乐地生活,我也要坚强地活下去。”陈瑞说,因为住院,她经常不在家。每次回到家,两个儿子都会高兴地向小伙伴们证明:“俺也有妈妈,俺妈妈回来了。”

陈瑞说,当初医生告诉她剩下的时间不超过两年,但她一直在争取,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虽然病情没有好转,家里的经济状况非常遭,但陈瑞看起来没有丝毫痛苦,反而依然十分开朗、爱笑。

“我一定要坚强起来,给孩子们当一个好榜样,坚强、乐观地生活。”陈瑞说,她的小家庭给了她无限的希望,她希望社会大家庭能给她一点儿温暖,让她更勇敢地生活。社会爱心人士或企业如果想帮助这位坚强的妈妈,可以拨打记者电话13938361932,或者陈瑞电话15638312232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