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泰喆,男,河南省汝南县人,黄淮学院外国语学院在校学生,现任河南省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汝南县绿兴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中华惜水网》创办人助理。这个出身于普通家庭的90后男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身的价值。为了实现创业与公益的梦想,他坚强拼搏、积极上进、踏实努力、开拓创新,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着。
一名90后大学生的逐梦之旅
□晚报记者 王仲华 文/图
袁泰喆(中)邀请农业专家在田间向农民讲解花生的前期管理。
在校学习的3年中,袁泰喆于2014年被提名为全国优秀志愿者。 2015年,他又相继获得了“黄淮学院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年度100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河南省优秀志愿者”、“驻马店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提及黄淮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在校学生袁泰喆,以及这几年他不同寻常的创业路,熟悉他的人都会说:“这个小伙儿真的不简单!”
课外热衷公益事业
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讲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学习之外热衷各项公益活动,是袁泰喆人生当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他心系乡村,热心奉献。一连两年的暑假,他都放弃休息,背起书包奔赴确山县的山村小学,跟随“黄淮学院爱心支教团”,为孩子们讲解英语、语文知识。确山县任店镇、竹沟镇,都曾留下他支教的身影。
三年来,袁泰喆无数次参与公益活动:带领同学们义务植树;在我市的景区当义务讲解员;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支农活动,服务“三夏”生产;到敬老院为老人进行文艺演出,向那些孤寡老人奉献爱心;组织学生进行爱心图书捐赠;连续几年春节到驻马店火车站,充当春运义务志愿者。
袁泰喆还兼任“驻马店消费者维权志愿者”,运用自己业余学到的法律知识,为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有位市民在网上购买了一部手机,没用多长时间就发现该手机为“山寨”版的,与网店主交涉,网店主态度恶劣,而且不承认手机是他卖给这位市民的。袁泰喆得知此事后,主动找到这位市民,愿意义务为他维权。通过20多天收集证据和与网店交涉,袁泰喆终于帮这位市民讨回了购机款。此外,袁泰喆还用自己创业挣的钱,资助一名云南省一山区家庭生活困难的小学生。
2015年3月,袁泰喆在得知黄淮学院一校友患重病的消息后,在本系带头成立了“爱心后援团”,并捐出了自己2000元的“自强奖学金”。同时,袁泰喆还想尽办法,通过定点募捐、拍摄爱心视频、微博求助等多种方式,共为患重病的校友筹集善款6万余元。2015年10月,袁泰喆入围联合国“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计划,与全国各界环保志愿者一道开展节水系列活动。同年11月,他成为驻马店民间公益机构“天中义工团”策划部唯一大学生成员。
袁泰喆热衷公益事业的事迹,被国家、省、市级多家媒体报道过。
“我对那些曾帮助过我的人心怀感恩,时刻牢记要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心怀感恩、乐于奉献,正是袁泰喆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他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实现创业梦想
袁泰喆自幼热爱读书、学习刻苦。从小到大,物质上的贫穷从未磨灭他的理想,反而成为他自强不息、茁壮成长的动力源泉。
随着年龄的增长,倔强的他开始想要改变……
上高中时,袁泰喆曾在当地的电脑城当技术员,从事电脑维修、小商品销售。2011年4月,他加入河南省星光科技公司,从事联想、惠普等品牌电脑代理和打印器材销售,到年底实现销售收入17万余元,获得利润3万余元。
谈起那段经历,袁泰喆为当时挣到的第一桶金而自豪。去创业、开公司成为他心中的梦想。
进入黄淮学院学习不久,在学院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熏陶下,在国家政策以及学院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袁泰喆的创业梦想一次次和现实交锋,并碰撞出了火花。
学习之余,袁泰喆毫不犹豫地投入创业之中。他结合自身学到的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和寻找好的创业项目。之后,袁泰喆积极参与省、市和学院举办的“创青春”、“互联网+”等创业大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也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奖金。这笔奖金成为他后来创办公司的重要资金来源。
2015年初,在新年的爆竹声中,袁泰喆创办的“驻马店市大丰林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之后,他以这家公司位于确山县的一片林地作为基础,开展林木、蔬菜的栽种和技术研发等业务。
2015年8月,绵阳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成为袁泰喆创业路上的又一个转折点。在那里,作为营员的他得到了国内顶尖创业导师的教诲,结识了各个高校的创业精英。他的创业视野进一步开阔。
从四川回到驻马店后,袁泰喆联合河南农大的师生,成立了河南省志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利用西北农林、西北政法、河南农大的优质资源,进行农业及林业技术、农业集成式传感器设备与“我家有田”APP的开发;同时,利用互联网与物联网优秀人才,致力为广大农业生产者和园区提供优质农业技术服务。
一年多来,袁泰喆在创业路上不停地前行,收获颇丰。他参加由团中央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河南省志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经与20余家客户签订了意向合同;2015年11月,在袁泰喆的牵线搭桥和推动下,河南省学联与浙江商贸城联合启动了“天中青创工程”。
青春在绿色田园绽放
大学即将毕业,当身边许多同学为工作而迷惘的时候,袁泰喆却凭借这几年课外创业的历练,收到了好几家公司的入职邀请。
经过反复考虑,袁泰喆最终婉拒了几家公司的入职邀请。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奋斗的青春最精彩,他要通过努力让自己的青春在绿色田园中绽放。坚持创业、投身公益,为爱努力、为梦想拼搏,这才是他真正的人生主题。
2016年,袁泰喆开启了他新一年的拼搏。在河南省水利厅的支持下,他与“中华惜水网”公益团队合作,开展了“节约用水中原行”活动。目前,袁泰喆响应团中央号召,并在团省委的指导下,正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筹备建立“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其目的是为河南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培训、咨询等一系列服务。
在创业的道路上,袁泰喆从不停留在过去的成绩上。为此,他加快了自己创业的脚步。2016年5月,袁泰喆在家乡汝南县和孝镇流转土地200余亩,成立了汝南县绿兴青年农民合作社,自己任理事长;采取“互联网+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水、肥、药一体化灌溉技术,规模化种植“豫花23”花生,单产预计可增加15%以上;他和创业伙伴一道并携手省农技专家,致力解决广大农民花生种植、收获过程中的灌溉、烘干等问题,积极为农民增收献计献策;他在汝南县和孝镇设立了农技服务站,与京东商城对接,销售价廉质优的农资,并邀请河南农大的农技专家,于6月、7月分两次到汝南县和孝镇郭庄村,义务为130多家农户、3000多亩农田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
迄今为止,袁泰喆的“汝南县绿兴青年农民合作社”已有200余家当地农户入社,在4000余亩的耕地上进行高产花生种植。袁泰喆还拓展了农产品深加工、仓储、销售等业务,并推出精选的特色食品——“汝南花生”,现已面向市场销售。仅今年上半年,“汝南花生”的销售额就达到了550万元。
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出生于农村的袁泰喆,对农业和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立志从事“三农”服务,进行农业高科技项目开发与种植。
全国知名的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毕业于河南农大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的“新型农民”王灵光,是袁泰喆心中的偶像;让农作物增产增收、让广大农民生活富裕,是袁泰喆的追求。这一切,都是出于袁泰喆血脉相连的农村情结,出于袁泰喆一片感恩与奉献的真心。
“到农村去,让农村变得富饶和美丽。”袁泰喆这样告诉自己。
谈起未来,袁泰喆充满自信:“希望通过我们团队的不懈努力,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我们的公司,让更多的农民接受新的种植模式,让脚下的土地充满无限生机。”
袁泰喆告诉记者,他的创业团队将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发展周边业务,着力打造“生产示范”、“惠农服务”、“互联网+智慧农业”三大农业平台,带动市场、信息、技术、机械、金融等优势资源与基层农业生产的匹配与对接;致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尤其是花生生产体系建设;致力建设一个具有适用性、包容性、开放性的“豫丰农业生态体系”。
袁泰喆说,为了更好地实施和完成项目发展目标,他的创业团队将牢牢把握“重管理、重推介、重提高、重合作、重创新”五个重点, 计划在三年内使公司成为一个能够流转50万亩耕地,服务2.4万余农户,实现农业生产效益6亿元人民币、自身盈利2亿元的服务型企业,并且通过“我家有田”APP的普及应用等方式,带动和影响更多农业领域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