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7月14星期四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新办昨日发表“南海白皮书”

发布时间:2016-07-14 08:10:05  

国新办昨日发表“南海白皮书”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

白皮书2万余字,除引言外,共包括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由来、中菲已就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共识、菲律宾一再采取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政策等五部分。

白皮书说,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白皮书指出,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产生的领土问题。从历史和国际法看,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主张毫无根据。此外,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导致中菲出现海洋划界争议。中菲两国曾就妥善处理海上争议进行多次磋商,就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有关争议达成共识,并在双边文件中多次予以确认。

白皮书说,菲律宾时任政府2013年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违反中菲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协议,侵犯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滥用《公约》争端解决程序。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自始无管辖权,所作出的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该裁决,反对且不接受任何以仲裁裁决为基础的主张和行动。

白皮书强调,中国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和促进国际法治,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坚持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积极倡导域外国家尊重地区国家的努力,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白皮书摘要

中国在南海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

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曾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海诸岛,恢复行使主权,绘制标有南海断续线的地图,并于1948年妥为公布,昭告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一步维护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巡逻执法、资源开发和科学考察等活动从未间断过。

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社会的普遍认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承认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在许多国家出版的百科全书、年鉴和地图都将南沙群岛标属中国。

中国坚决捍卫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20世纪70年代以来使用武力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产生的领土问题。菲律宾为掩盖这一事实,实现其领土扩张的野心,炮制了一系列借口。从历史和国际法看,菲律宾的有关主张毫无根据。此外,随着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中菲在南海部分海域还出现了海洋划界争议。

中国坚决捍卫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从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中国保持高度克制,坚持和平解决中菲南海有关争议,并为此作出不懈努力。在此过程中,中国和菲律宾达成一些重要共识,包括: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有关争议问题上保持克制,不采取可能导致事态扩大化的行动;坚持推动海上务实合作和共同开发;不使有关争议影响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和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等。

2002年,中国同东盟10国共同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方在《宣言》中郑重承诺:“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

中国不接受任何以仲裁裁决为基础的主张和行动

菲律宾无视双方共识,一再采取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推动中菲南海有关争议不断升级。

菲律宾在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上建设军事设施,肆意破坏中国设置的测量标志,并企图以非法“坐滩”的方式非法侵占中国仁爱礁。菲律宾还对中国黄岩岛提出领土要求企图非法侵占,蓄意挑起“黄岩岛事件”。

菲律宾在中国南沙群岛有关海域进行非法油气钻探和对外招标。菲律宾还不断袭扰中国渔民和渔船正常生产作业。

20131月,菲律宾共和国时任政府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违反中菲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协议,侵犯中国作为《公约》缔约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滥用《公约》争端解决程序,捏造事实,曲解法律,编造谎言,企图借此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仲裁庭对有关诉求没有管辖权,所作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承认、不接受该裁决,反对且不接受任何以仲裁裁决为基础的主张和行动。

答记者问

昨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郭卫民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南海白皮书”的相关情况,并邀请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一起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们看到,仲裁结果出来之后,有国家表示“这个仲裁裁决对当事双方都是有效的,都有约束力。”我想请问,中国如果不执行裁决,对他们来说是“违反国际法、将会损害国际声誉。”中方对此怎么看?

刘振民: 我今天想重点就仲裁庭是不是一个合法的国际法庭问题给大家做一个说明,目的就是要撕破仲裁庭的面纱。

这个仲裁庭不是国际法庭,与位于海牙联合国系统的国际法院毫无关系,与位于汉堡的国际海洋法法庭有一定关系,但不是海洋法法庭的一部分。与位于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PCA)也不是一个系统的,有点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常设仲裁法院为仲裁庭提供了秘书服务,仅此而已。这个仲裁庭在庭审的时候使用了常设仲裁法院的大厅,仅此而已。仲裁庭绝不是国际法庭,这一点请大家一定注意。

这个仲裁庭的运作很有意思,让国际法学界大跌眼镜,有些法官原来的观点使人相信他们会维护中国利益,但在仲裁庭运作过程中,完全背弃了他们原来坚持的学术观点,这些法官是什么观点、什么立场,写学术文章的时候是一种观点,到了仲裁庭上是另一种观点,他们有没有一种既定立场?包括仲裁庭使用的证人,有一位证人在著作里讲“南沙群岛至少有12个海洋地形是岛屿,可以主张二百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是到仲裁庭作证的时候说“一个都没有”,哪有这样的专家?可悲的是,仲裁庭不做任何调查,不做任何辨别,就采信他的建议。这个仲裁庭是谁支持的?他们是挣钱的,谁支配他们?谁支付他们?是菲律宾或者其他国家。这个体制跟国际海洋法法院完全不同。

国际法院的法官、海洋法法庭的法官,他们的酬金、薪水是由联合国支付的,目的是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公正性,而这5名法官是挣钱的,挣的是菲律宾的钱,可能还有别人给他们的钱,他们是有偿服务的。所以说,这个案子是公约生效以来第一个所谓依据公约附件七设立的临时仲裁庭,但这个仲裁庭的运作出乎当年公约制定者们的期待和预料,创造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去年我也讲过一句话,这个仲裁案可能会成为国际法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案例。这个仲裁庭的表现也证明,强制仲裁程序很难取得成功,这个仲裁庭是失败的。这样的仲裁庭做出的裁决能有效力吗?能有公信力吗?它能做到公正吗?有的国家说,这个裁决是有约束力的,有关当事方要执行,这是骗人的鬼话。这么没有公信力的裁决,谁会执行?

路透社记者:中国下一步打算采取怎样的措施,是否会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

刘振民:中国海军在南海活动,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是我们的海域。但是大家看到的是,有一个国家派了庞大的航母舰队在南海活动,你去评判吧。仲裁之后,中国政府对裁决的立场很明确,我们不会执行、不会裁决。因为它就是一张废纸,不会得到执行,希望大家把这个裁决搁在纸篓里或者搁在书架上,放到档案馆留起来就完了,最后结果还是要回到谈判的轨道上来,中国希望和菲律宾能够回归到双边谈判的轨道上来。

我们也希望跟南海周边国家,包括跟东盟国家,一起按照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共同维护好南海的和平稳定,维护我南海的航行与飞越自由,这个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至于中国会不会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首先我们要说清楚的是,中国有这个权力,防空识别区制度不是中国的发明,是其他一些大国的发明,中国在东海划了,在南海是不是需要划,要根据我们受到威胁的程度。如果我们的安全受到威胁,当然有权划,这取决于我们的综合判断。我们希望其他国家不要借机来威胁中国,希望其他国家能够与中国一起努力,相向而行,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不要把南海变成一个战争的发源地。

深圳卫视记者:现在有舆论形容南海仲裁案的判定是一张废纸,但是真的有相关国家执行这张废纸的话,刘副部长,中方如何应对?

刘振民:国际法上有个规则叫做“非法行为不产生合法效力”,以此类推,无效的判决也不可能得到执行,不会有约束力。一张废纸的裁决,也没有人执行。我想南海有关周边国家也好、域外国家也好,他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谁要想试试,按照这个裁决去执行,去实施他们的行为,我想那也是会构成新的不法行为,中国政府也会采取必要的手段阻止他们。

凤凰卫视记者:回到这次裁决的关键两个角色——中国和菲律宾的关系,菲律宾新任总统在当选和上任之后发表了一些言论,尤其是在中菲关系上也有一些积极的言论,对于这个裁决出来之后,中方如何评价杜特尔特的这些言论,还有这份裁决对中菲关系的影响会是怎样的?

刘振民:菲律宾和中国是隔海相望的邻居,两国有着上千年的友好关系,文化上,尽管菲律宾是天主教国家,但是传统文化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菲律宾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中国第二天也遭受到了,比如说台风,菲律宾一年遭受325次台风,第二天就刮到我们台湾省和东南沿海了,所以我们是一定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是面对自然灾害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和菲律宾实际上从1975年建交,不管菲律宾总统怎么换,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友好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不理解,为什么阿基诺三世当时要提起这个仲裁,侵犯中国的权益。事实上他上台以后不久还访问过中国,所以他的这个作为确实使我们很不理解。我想,幸好菲律宾政府大选之后更迭了,也给改善中菲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本版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